小麦得了白粉病,减产损失很严重。关于小麦白粉病的危害,介绍的很多,小麦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以危害小麦的叶片为主。感染白粉病的小麦无法再进行光合作用,而且小麦的抗旱性减弱,容易早衰、倒伏、致使麦粒秕瘦,产量降低。这个病发生后,会造成小麦的叶片过早枯萎,成穗率明显减少,最关键的是它会严重影响小麦的品质,打出来的小麦如果品质太差,售粮时非常困难,也卖不上好价格。因此,防治小麦白粉病非常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防治小麦白粉病,效果较的药物当数醚菌酯。

醚菌酯是近年来常用的一种广谱低毒杀菌剂,可以有效地预防治疗和铲除病害。它可用于病害发生的各个过程,而且药效可以长时间缓慢释放,持效期长;药剂喷施后,小麦叶片发亮变绿,能够提高光合作用,起到增产增收的作用。

醚菌酯在病害发病前施用效果最好。具体用量为:每亩用30%的醚菌酯30克,兑水25公斤进行叶面喷雾,喷药后20天,药效还能达到83%~93.4%,比三唑类的药效高出40%~60%,还能减少用药次数,省工省力。

根据试验结果表明:每亩第一次施药,施用30%醚菌酯悬浮剂50毫升8天后发现,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效果十分明显,有效率高达93.4%;第二次施药14天后,防效达94.6%。在推荐施用浓度范围内,药效高,持效性好,对小麦和天敌生物无不良影响,增产效果达20%以上。

对小麦群体过大的麦田,容易感染或发生白粉病、锈病小麦田块,可在小麦抽穗期进行第一次“一喷三防”的过程中,选亩用30%的醚菌酯30~50毫升与适量的杀虫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进行二次稀释,兑水25~30公斤,进行叶面喷雾,效果更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合小麦“一喷三防”用药

可以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加2.5%高效氯氟氢菊酯水乳剂80毫升加45%戊唑醇·咪鲜胺25克加98%磷酸二氢钾100克加芸苔素内酯8毫升。主要用于防治蚜虫、赤霉病、白粉病,兼治吸浆虫、锈病、叶枯病、干热风。

也可以亩用22%噻虫嗪·高氯氟悬浮剂8毫升加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0克加98%磷酸二氢钾100克。防治蚜虫、白粉病,兼治吸浆虫、赤霉病、锈病、叶枯病、干热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用药剂配方可根据各地小麦病虫发生特点合理搭配,每亩对水50公斤喷雾。施药后3-6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治。对于小麦白粉病、锈病发生严重的稻茬麦区及高肥水地块,可添加多抗霉素或醚菌酯。多雨天气或密度过大麦田施药时加入有机硅助剂以提高粘着性、渗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