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注意喽~~~~~~大神又出新花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鲁友明委员指出,当前我国在科研仪器和试剂釆购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

一是科研资金管理权限分散。高校用于购置科研仪器设备的经费渠道主要包括学校自筹经费、国家专项、各类基金等。不同来源的项目经费由不同部门负责管理和分配,学校不能进行统筹,为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增加了难度。

二是经费下拨周期长,使用时效短。每年9月财政下拨年度科研经费,同年12月必须执行完成。使用单位无法完成制定采购计划、编制采购预算、购置论证、技术标书编写、招标采购、合同签订等复杂程序的采购工作。同时,有关部门要求每年上报下一年度购置200万元以上科研仪器清单。这易导致当年急需科研仪器无法购买。落后的管理制度造成了有钱无法用、仪器无钱买和科研经费无法用等严重浪费的现象。

三是进口科研试剂采购时间长,质量低劣,价格昂贵。目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用试剂超过90%依赖进口,所采购的进口科研用试剂主要来于遍布全国近500家不同大小的试剂公司,采购时间周期过长,一般超过30天,而一般科研试剂需要6天内使用,不能满足科研需求。很多中介公司缺乏科研用试剂运输能力,导致运输过程中的试剂损坏。同时,一般进口试剂价格比国外生产厂商出口价格平均上涨至少一倍以上(如在美国售价280美元的抗体,在国内购买至少需要5000元),严重浪费了科研经费。

为改善科研仪器和试剂釆购与管理,鲁友明委员提出建议。一是统筹管理,建立内控制度。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协调科研经费使用统筹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行政管理部门树立服务意识,建立内控制度,如“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二是延长经费使用时效。有关部门应取消每年上报下一年度购置200万元以上科研仪器清单的管理制度。前期已完成编制预算,正在进行的采购工作,应预留财政经费的额度以及延长使用时效,保证所采购的设备款项能够正常支付。三是对于高等院校进口科研用试剂,可考虑给予其加快海关通关及税费减免优惠等政策。

(光明融媒记者张锐)

欢迎各位小主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