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能力是衡量一个人总体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准,大到一家上市企业老板的思维,决定了这家公司在未来的兴盛于衰败,小到一个部门的领导者,他的思维也能决定他的团队能创造多大价值。思维能力伴随我们一生,它决定了你在职业生涯中能走多高,走多远。

在我们工作中,经常会有紧急事态或重要抉择,作为管理层,他必须在事态扩大前做出他的抉择,而普通员工可能只会说:“怎么办?我不知道,这不是我能处理的等等”,这就是思维的差距,作为一个管理者,常常要在信息不充分、事态不明了的情况下做出抉择,因为他们思维的中把自己定位成了管理者,他必须为底下的人负责,为公司负责,所以他们抗下了这份责任,相反,普通员工普遍在自己的思维中觉得,这些都是领导应该做的,自己完全没有必要去负担这份压力,而这一点,正式普通员工和管理者的差距所在。

所以,如果你想要成为一名团队领导者,首先就是要改变和提升自己的思维模式,那么,想要成为团队领导者,需要具备哪些思维呢?

首先,作为一个管理者,他必须要有战略思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曾经说过:“领导永远不要跟下属比技能,下属肯定比你强;如果不比你强,说明你请错人了。比什么?比眼光:比他看得远。” 无独有偶,在晚清时候也有人提出:“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掌控全局,是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有的战略思想。

三国时期,刘备还没请诸葛亮出山之前,屡屡受挫,到处收到压制,不得不投奔荆州的刘表,后经徐庶的推荐,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在与刘备第一次见面时就展示出来了他的旷世奇才,与刘备一席隆中对更是准确预测了未来的事态发展,指出:曹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地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而后,简要分析了荆洲和益洲的重要战略地位,最后提出:欲成霸业,应该: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洲为家,后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这便是古今称道的隆中决策。

在这个著名的决策中,战略思维提现淋淋尽致,也直接奠定了诸葛亮在刘备阵营中的地位。

战略思维一般提现在两个层面: 一是大局观,二是前瞻性。所谓前瞻性,就是要高瞻远瞩,未雨绸缪,什么将会出现变故?我们要做如何准备,如果出现变故,我们需要如何应对。如果一个管理者能够做到这一点,他的团队将会少走很多弯路。

其次,管理者也需要创新思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前看过一个案例:在美国,有一家牙膏生产公司,品质优良,价格亲民,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前十年每年的营业额增长率为10~20%,不过,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业绩增长却停滞不前。公司董事部对此感到不满,便召开全国经理级高层会议,以商讨对策。会议中,有一名年轻经理建议将现有的牙膏开口扩大1mm。总裁马上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下令更换新的包装,这个决定,使该公司在第二年里营业额增加了32%。

这例子运用了创新思维方法。通过扩大牙膏开口不知不觉中增大消费者对牙膏的用量,从而间接的达到代价更小效率更高地提高营业额的目的。通过创新思维跳出框框想中的审视传统,带领企业拿下更大的利润。

第三,管理者要具备自省思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荀子也说过:“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墨子在修身中一直强调内省的重要性。当你的位置越高,责任就越重要,在日常工作中,更加要通过自省来发现当前工作安排和进度是否正常,团队内部协助是否顺利,自己当前能力是否需要加强来应付接下来的挑战。

“自省”,是作为管理者所必须的一种思维,在逆境时,要自省,顺境时,更要自省,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总结过去,从而才能更好的规划未来。

第四,带领团队需要“换位思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团队成员日常协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分歧,如果一味的以自己为中心,将会使得彼此之间沟通和工作效率带来严重影响,任何一个管理者都不是全能的,作为一个团队的领袖,管理者必须要凝智聚力,多吸取组员的意见,学会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人都是自私的,每个人都很难跳出自己的角度,正因为这样,管理者才更加需要换位思考,只有站在员工的角度去思考他们的问题,对症下药,让员工信服,这样才能让团队内部有良好的工作氛围,群体意识。

总而言之,管理者的职责就是管理和安排,想要让别人信服我们,不能仅仅凭借职位和等级的压制,跟重要的是让对方意识到我们有着他们所没有具备的能力。按部就班,听从指令工作谁都会,你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就要努力磨炼自己的思维能力,让自己在群体中脱颖而出,从而成为团队真正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