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辣道娘

文章来源:凯叔讲故事

这个时代的女人比任何一个时代更累,但“妈妈”的价值却被绝大多数人低估了。

1

国国家统计局曾对各国劳动人口的总数和人口参与劳动的比率发表过一组调查数据:中国是世界人口劳动总量的第一名。

让世界各国人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中国的劳动参与率达到了76%。也就是说,每10个中国人里,就有7.6个人出来工作。

要知道,美国的劳动参与率只有65%,日本只有58%,同样是亚洲人口大国的印度也只有55%。

中国人民果然是世界上最勤劳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说还有比中国人更勤奋的人,那一定是中国女人中国妈妈

在中国,女性参与劳动的几率达到70%,一点也不输于中国男人。

70%的女性劳动参与率厉害到什么程度呢?要知道法国男性的劳动参与率才只有62%!

新西兰女性劳动参与率为60%

法国女性为50%

美国女性为58%

日本女性为30%多,

印度女性才2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全世界的女人相比,中国女人就是女人中的战斗机。

不能说中国女人完全挑起了中国崛起的大梁,但也丝毫不能否认,在就业、经济、家庭、教育中,中国女人用柔弱的肩膀展示着惊人的倔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绝望的主妇》

2

在70%的女性劳动参与率下,中国妈妈累成了什么样?

有人总结中国女性的四大悲剧:当妈式择偶、保姆式妻子、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

在中国:

20.3%的家庭,女人包揽了全部家务

41.7%的家庭,女人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家务

只有22.4%的家庭,能做到家务男女均分

仅有10.4%的家庭,男人承担大部分家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国大多数的家庭观念里,家庭的整洁与否直接代表着一个女人是勤奋还是懒惰。

但做家务从来不是判定一个男人是否有价值的标准。甚至有很多婆婆和老公用「男人是要做大事的」的奇葩理由,心安理得地逃避做家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在一些欧美国家,如果一个女性既外出工作,又承担绝大部分家务,那会被认为是非常值得尊重和赞许的。但在中国,这只是一种常态。

虽然日本、韩国、印度的女性们也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但她们的劳动参与率却远远低于中国女性。

在抚育后代方面,中国女人更加苦:

91.1%的女性认为自己承担了一半、大部分、甚至全部照料孩子的责任。

不得不否认,在中国男人集体父爱卷入缺乏的现状下,中国女人确实担负起了繁重又繁琐的照料孩子的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说照顾孩子让中国女人耗尽体力心力,那孩子的教育简直让她们哑巴吃黄连。

2012年,上海一项针对16个区县学生家长的抽样调查显示:由母亲负责与学校和老师联络的占到63%,主要承担家庭教育职责的占到62.4%

父亲也并非全然不参与教育,但都是间断式的、一时兴起的,嗯,你懂得。

家长群、校讯通、家长会、学校活动几乎都被妈妈们「霸占 」。

陪写作业、陪上兴趣班,陪做手工、陪玩、陪聊,几年下来,孩子学得咋样不好评价,妈妈们倒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诗经论语三字经张嘴就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位妈妈在女儿上了3年幼儿园后,创意美术、黏土手工、废物改造、立体手工、儿童烘焙样样拿手,后来干脆辞职办起了儿童创意培训机构。

所以有句话叫,孩子「入学拼爹,开学拼妈」,中国孩子的教育几乎全压在妈妈们的身上。

但即便已经累成这样,仍然有70%多的中国女性想兼顾事业和家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纽约工作生活政策中心一项研究显示,中国女性是全球最有野心的女性。

76%的中国女性希望在公司内担任高管职位或者最高职位,要知道美国女性只有52%有这种想法。

难怪胡润富豪榜曾在2017年发布过一份全球各国白手起家女富豪排行榜,在上榜的12个国家88名女富豪中,中国女性占了56个席位,占比64%位列第一

前10大白手起家女富豪中,中国女性占了6位,并包揽了3

中国女人真是强悍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女汉子们在承担生儿育女、照料老公、繁重家务的同时,早出晚归、兢兢业业,满脸疲惫却又内心坚定地想在职场上「杀」出一条血路。

公司要求女性独立、勇敢、自信,认真细致又敢于挑战,富有创意又踏实肯干。

丈夫要求妻子温柔体贴、勤劳贤惠,出得厅堂,下得厨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要求妈妈有学识、知教养、懂陪伴,情绪稳定,最好还是本详解版「十万个为什么」。

一个中国女人,不但需要做好员工、好妻子、好妈妈、好儿媳,好女儿,更可能需要做一个好厨师、好司机、好财务、好保姆、好采购、好心理咨询师、好按摩师、好垃圾桶,更恨不得一天工作24小时不眠不休,自带太阳能充电板,奔赴周旋在各个「战场」,时时刻刻血槽满满。

曾经有一种品质叫「中国制造」而现在有一种新的精神,叫「中国女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中国女人,为什么要让自己这么累?

除了社会和家庭结构的客观现实,让女性们不得不外出工作贡献一份收入外,除了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女性独立意识增强,视野不再拘泥于照料家庭外,能让中国女人这么玩命「折腾」的更痛心的原因,就是强烈的无安全感。

一个女人,最好能在25岁到35岁这短短十年里,快速恋爱、结婚、生娃,妥帖又踏实地进入妻子和妈妈的角色,否则便会被视作「不会拥有幸福人生的另类」。

这种社会集体潜意识逼迫着女人不能在最黄金的年龄像男人一样全身心投入工作,而是随时准备挂好标签,沽价待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前半生》里的唐晶和罗子君就是当今中国女性生存现状的典型代表。

唐晶精明、能干又雷厉风行,三十几岁不婚不嫁没孩子,把所有精力全放在事业上,才能在男性世界中争得一杯羹。

而结果呢,与她一样单身的贺涵被称为「钻石王老五」,她却仅仅是在人们眼中的一个「有钱的大龄剩女」,坚强背后隐藏无穷心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实施的确实是两套评判标准。

而顺利进入婚姻的罗子君又幸福吗?

十年倚靠老公,光鲜的全职太太换来的是无情的抛弃和背叛,所以她才会感慨「婚姻是男人哄骗女人吃下的毒苹果,早晚有一天会毒发身亡」。

离婚后她只能倒退回十年前刚毕业的自己,逼着自己硬生生从零开始。

客观现实逼着中国女人必须不停努力,不断进化,最好做到水陆两栖全能,才能看起来像个「赢家」而不那么容易被踢出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念念》

4

中国女人,能不能不这么累?

其实,中国女人怕的不是累,怕的是不被理解。

根据淘宝网公布的中国人消费大数据显示:

中国女性的钱都花在儿童用品、家具、度假和家庭消费上。

而中国男性最常消费的是外卖、手机、电脑、车和网络游戏。

劳累的中国女人,钱全花在孩子和家庭上,可能给自己买一个好包都要思量再思量。肩扛工作、手抱娃娃、腰背家务,后面再拖拉着一个「不思进取」的老公。

自己已经觉得自己坚强得如美国自由女神像,高高耸立,日晒风吹,坚不可摧。

可来自于丈夫或者婆婆愤怒中的一句「你自找的!」,会立马让所有坚强和隐忍土崩瓦解。

一位妈妈在育儿论坛上说:

我不怕辛苦,怕的是没人真正能理解我。丈夫和婆婆经常抱怨我‘经常加班,管孩子太少’,而同事和领导也常常反感我迟到、请假、工作效率低。可谁不想像霹雳娇娃一样能干又不知疲倦,有时真的是四顾不暇了……

知乎上有句话:

没在深夜一个人默默痛哭过的女人,不足以话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国,很多家庭主妇对家庭贡献最大,但家庭地位却不是很高。

即使能为家里贡献着一大笔收入的职业女性,有时也会在婚姻中处于一种很微妙的「弱势」里。

中国女人扛起来了一切,要的到底是什么?

在濒临崩溃边缘的时候,她们也许只想得到一个拥有珍惜和理解的怀抱。

…….

没有人会为中国女人的幸福买单,除了自己。

接纳自己、伴侣、孩子、生活的不完美吧,因为我们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

热爱自己吧,这是通向幸福永远不会过期的守护符。

仍有梦想,并坚持为之奋斗,终有一天会与疲惫的生活握手言和,羽翼丰满地飞向彼岸的星辰大海。

加油吧,中国女人!

加油吧,中国妈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辣道娘,儿童早期教育指导师,绘本作者,6岁女娃妈妈,致力于儿童心理教育及现代家庭关系研究。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END—

帮主说:

今天不是妇女节,不是母亲节,也不是她的生日…今天就只是一个普通的星期一而已。

而帮主想让大家知道:表达爱意从不需要时间限定。

去向爱的人尽情地表达感谢吧!就像她们爱你不分春夏秋冬,永远润物无声。

今天是个普通的星期一,是她依然那么爱你的一个普通的星期一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