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人眼中,水有着极大的魅力,爱屋及乌,与水相关的活动以及一些风景也自然受到称赞。近代以来建筑技术不断提高,很多地方创新性的将建筑与水体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水上建筑,这更是让人们十分好奇。中国国家大剧院便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建筑,就像是漂浮在水面上一样,让许多人惊叹不已。

很多人都在好奇水面之下隐藏着的国家大剧院究竟是什么样,上面的主体部分极具现代感,尤其到晚上的时候更是美轮美奂,游客在进入国家大剧院是需要先穿过一条水下通道,然后才能进入大剧院的场馆主体部分,这更是为国家大剧院增添了一种现代的科技美感。不少人有些好奇,国家大剧院真的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吗,那么在修建的时候又是怎样开始动工的呢?

最初修建时,按照规划国家大剧院的高度不能超过人民大会堂46米的高度,考虑到空间需求,国家大剧院的设计考虑向地下延伸。大剧院选址的地方有着极其充沛的地下水,修建人工湖产生的浮力足以支撑100万吨的巨型航母,按照一般的修建思路,在修建地基时需要先大量抽取地下水,但地下水压产生的作用力极大,突然抽空容易使附近的地表出现塌陷,因此大剧院在具体动工时就先修了一道隔水墙,墙内不断抽出渗入的水而墙外不受影响。大剧院的修建在墙内进行。

事实上,大剧院的地基一直受到这一防水墙保护,从工程技术角度考虑,这样的设计既不影响美观,又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建筑稳定性。北京冬天气温往往降到零摄氏度以下,因此如何保证人工湖不结冰也是一个难题,建设时经过温度测定,发现地下80米处的水温往往高于10摄氏度,因此国家大剧院修建了一套内循环系统,将深层地下水注入湖面,保证了冬季不结冰。

国家大剧院令人折服的魅力其实远不止外在的设计,修建排水时以及日常的维护都是建筑整体极其精妙的地方,这也同时反映出中国的工程建设技术有了明显提高,在建筑设计规划方面,中国已经逐渐走向世界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