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多人觉得,胖了,就去运动嘛

狂撸10公里,膝盖软骨磨损了

也就消耗了一个蛋糕的热量

跑完感觉很饿,吃个大餐慰劳一下自己

感觉太累了,休息一周

结果,反弹更厉害...

单靠运动对减脂的效果,是微乎其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运动能消耗的热量,只占每日消耗的小部分

一般情况下,人体的热量60-70%由基础代谢消耗,体力和脑力劳动消耗热量不超过30%,另外10%为食物消化所消耗的热量。

运动并不能高效的减脂,因为只有有氧运动才消耗脂肪,但有氧运动很难坚持,而且运动消耗的脂肪很少,很容易吃回去。想要靠运动消耗掉吃进去的全部热量,几乎不可能。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所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对去健身中心进行一个小时的“中等强度”的锻炼,她们平均消耗了219千卡的热量,而她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小时平均消耗了114千卡的热量,在健身中心锻炼一个小时只让她们多消耗100千卡左右的热量(一瓶可乐600ml的热量约260千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运动一段时间之后,同样的运动消耗脂肪的难度会上升。

体重调节机制,也被称作补偿机制,指人体总是不愿意让体重轻易变化。在补偿机制的作用下,运动后的人体的基础代谢率通常会降低,以减小运动带来的效果。

也就是说,补偿机制会尽可能地将我们活动中的热量消耗保持在一个差不多的范围内,这样一来,即便运动强度不小,也很难产生显著的热量消耗。这时候便是遭遇了“平台期”。有些人看到这种情况,心态就容易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运动好处多多,但单纯运动对减轻体重效果并不显著。

运动的确能够消耗热能,增加肌肉,预防骨质疏松,促进消化,保持大脑活跃,也能够调节情绪、精力和注意力。

医生表示,以有氧运动为主,的确可以达到燃脂效果;抗阻运动为辅进行运动干预,是防治轻、中度脂肪肝重要手段。

“管住嘴”比“迈开腿”对减脂的影响更大

举个例子: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日本是世界上肥胖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但日本人不爱运动是众所周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热爱运动的美国人,却深受肥胖问题困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遗传因素,最大区别在于饮食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式饮食VS美式饮食

我们总是听到这样的话,“管住嘴,迈开腿”,实际上,这两个措施的减肥效果是不相同的。根据研究表明,“管住嘴”比“迈开腿”对减脂的影响更大。

在减肥的路上,如果管不住嘴,就算迈开腿,最多就是让你变成一个身手灵活的胖子。

但是,管住嘴的意思并不是一味的节食,节食会导致营养素的缺失,身体机能和基础代谢的下降;管住嘴更多是“吃得对”。

如果你是以减脂为目标,想要想拥有并保持苗条健康的体型,除了保持适量的有氧运动外,更要改善膳食结构,在饮食上多下功夫。

运动燃脂没毛病,前提是要科学

虽然单靠运动减脂难

但毕竟脂肪分解的唯一途径是氧化分解

如果能在科学膳食的基础上,再加上运动

的确可以让减脂塑型效果更好

前提是:我们要把握科学的运动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我们要对自身状况进(you)行(dian)评(bi)估(shu)。

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各种各样的运动,合适自己的运动才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益处,而不恰当的运动则会导致伤损、疾病、甚至死亡。

下面给大家列举几个常规的筛查表格,一般来说有下列情况的人群将会面临较高的运动风险,我们不建议这类人群进行高强度训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我们要选择正确的运动方式。

研究发现,在运动过程中一般不存在单一的有氧供能和无氧供能。人体三大供能系统都会参与供能,只是在不同形式的运动中提供能量的比例不同。其中,只有有氧氧化供能系统才能燃烧脂肪。

脂肪是长时间中低强度运动的重要能量来源,能维持人体中等强度运动时间为45分钟至几小时,需要维持低强度运动数十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起来,运动燃脂的条件:

1、中低运动强度有氧运动为主

2、每次持续时间约45分钟-2小时

3、需要保持一定的频次,前期建议每天运动,有一定基础后可采用每周3次或隔天运动的频率

到达平台期后,则可以通过饮食调整、适量增加有氧运动,变换运动方式,具体可以咨询专业教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我每天练十几个小时,不就瘦的更快了吗?

有个词,叫“过犹不及”。

平时不锻炼的人,突然进行长时间锻炼,可能会造成关节软骨损伤,肌肉拉伤;超过3小时的锻炼很可能分解蛋白质,消耗肌肉,造成基础代谢下降,甚至会造成心脏短暂缺血,危害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对于体重较大者,不建议一开始就采用跑步的方式,可以采取游泳等对关节负荷较小的有氧运动为主,随着体重的下降,运动能力的提高,可以增加抗阻力训练和高强度间歇训练的比例;其次,可以依据个人喜好来选择。选择适合的,感兴趣的,能长期坚持的运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