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果

龙萍,现任华润武钢总医院主任药师,从事药学工作近26年,曾获得中国药学会“优秀药师”荣誉称号,举办武汉市继续教育3项,湖北省继续教育项目3项,国家继续教育项目3项。兼任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药学信息化分会委员、湖北省药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理事、医院药学专委会常务委员、药流及药物评价专委会常务委员,湖北省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医院协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卫计委、武汉市卫计委、武汉药学会、武汉临床药学质控中心的药事法规、抗菌药专项治理、合理用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特殊药品管理等学习班授课专家,《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医药导报》、《中国药师》等杂志编委。

记者:龙主任,您从事药学工作二十余年了,您觉得中国药学领域在这些年间都发生了些什么变化?

龙萍:中国临床药学起步较晚,前期发展也比较迟缓。但在2005年中国医院协会药事专业委员会开始实施中国临床药师建设计划后,中国临床药学事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相当一部分药师已经走出药房,走进病房,下到社区,来到病人的身边,运用自己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实践能力,采集病史、用药史、药物过敏史、制订药物治疗方案,运用临床思维,为广大民众提供专业的药学服务。

记者: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计数据和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截止去年年底,中国大概有近90万医院药学人员从事医院药学领域或参与药学服务工作,这个基数还是挺庞大的,您觉得药学人员是否已经接近饱和状态?

龙萍:其实真正在岗的药学人员还是远远不够的,学科体系的不完善、临床药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国家相关政策起步较晚等种种原因造就了医院药师的缺口,具有临床药学服务理论和技能的药师尤为不足。且随着人们消费水平提高以及对健康的需求增加,医院药师的缺口还会继续存在,至少未来几年内这个缺口不会轻易被填满。

记者:我们了解到,早在十几年前,您就开始临床药师的培训和临床药师队伍的建设?

龙萍:是的,我的确比较早也一直在致力于临床药学学科的建设和临床药师团队的培养。早在十年前,我就制定了华润武钢总医院的临床药师培养计划,选派青年药师去全国各个临床药学培训基地学习,在我看来,临床药师的培养对医院药物治疗管理和提高医院药物治疗水平,合理利用医药资源和对医院药学学科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我记得我的文章《临床药学与临床药学学科建设》还得到了刘皋林、沈素等众多行业大咖的引用和借鉴,包括我参编的著作《慢性病用药指导丛书·骨科疾病用药分册》也在很多医院推广施行,这也是大家对中国需要培养临床药师的一致认可吧。

记者:这么说来,您每年开展的继续教育也是围绕临床药师队伍建设为主要目的?

龙萍:是的。无论是学科的发展还是药学人才的培养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继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自2014年起,我就先后开展过“新医改下医院药学发展方向论坛”、“医院辅助治疗药物使用管理研讨班”、“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下医院药学发展高峰论坛”等市级、省级、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邀请国内医保政策研究、药物经济学研究、医院药学、医院管理领域的专家,药品生产和经营的企业家,如史录文教授、孙利华教授、王家伟教授、杜光教授等共同研讨国家医改政策对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对国家药物政策的评价和建议,医院药学药事管理理念的转变与实践,药师工作回归临床与人文的转型。因为问题的复杂性,国家药物政策、药事管理的多部门性,往往有撞车现象,因此为了让医院管理者、药师和医生能比较正确地理解和执行这些与他们的工作、职业发展息息相关的法规、政策,我的选题一直集中围绕国家药物政策与医院药学发展上,开始受众仅仅是医院药师,后来医师、医院管理者、社会药房药师、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高中层管理者也被吸引参会,因为学者的课程内容务实落地,具有很强的指导性,特别是宣传和传递了医院药事管理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论坛受到医院、企业管理者、医院药师的欢迎,对促进药师的从业观念转变、建立终身学习理念、实施工作模式转型,丰富药学服务内涵,提高药学服务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记者:除了担任华润武钢总医院主任药师之外,您还担任了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湖北省药学会等众多专业组织的重要职务,同时也是中国最权威的药学组织“中国药学会”评选出的“优秀药师”,是全国几十万药师的学习楷模,对此您有什么感受?

龙萍:首先,我要感谢这些药学领域的权威机构对我这些年工作的认可,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鞭策,它激励着我在药学领域去学习、去开拓、去给予和贡献,就像我的励志寄语中的话:“每当医师、患者从我这儿知道如何用药,我就感觉非常自豪和幸福”。我愿意做一位温暖的药师,去指导有需要的医师、药师和患者去了解更多关于药学的知识,提高自己和药师们的药学服务能力,推动临床药学发展和医院药学学科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