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 / 周正

来源 / 智合

当一家会所开律所,从哪儿挖人?

德勤的回答是——红圈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8年1月底,“四大”之一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也成立了自己的香港律师事务所。

这家律所JE Jamison&Co.由德勤中国总法律顾问James Jamison领导,成立时包括他在内共有6名合伙人。在2011年加入德勤之前,Jamison是“魔圈所”之一高伟绅亚太地区的诉讼合伙人兼仲裁负责人。

春风时节,德勤也寻求法律业务的扩张,开始了自己的挖人战。

据American Lawyer报道,德勤目前正在积极为其香港律所招募律师。

当一家国际领先的会所开律所,会从哪儿挖人?

德勤中国全国副主席叶伟文(Patrick Yip)表示,德勤已经接触了两名某红圈所在香港的合伙人,希望他们加入自己的香港律所。其中一位已经接受了offer,但叶以隐私为由没有透露这名合伙人的姓名。

此外也值得关注的是,JE Jamison&Co.的网站于2019年3月9日上线,列出了6名合伙人的信息。除了James Jamison本人外,其余5名均来自于该红圈所。

叶表示,德勤已将网站下线,并“正在调查为何某些毫无根据的信息会不明所以地链接到律所的网站上”

目前,该网站已经“404 Not Found”,但通过技术手段仍可看到部分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勤是最后一家在香港开设律所的“四大”会所。

此前,智合“一周律所动态”栏目已经予以关注:《德勤香港设律所,“四大”在港齐聚》。

2018年10月,智合推送的《“四大”在中国法律市场》一文也简要介绍了“四大”在香港开设律所的情况。

不过,仅隔了三个月,到2019年1月,毕马威和德勤就前后新设了香港律所。“四大”目前在香港的律所情况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规模上看,四家律所都不是很大。但考虑到中资所的香港办公室除了几家红圈所之外,基本也都是小微规模,20余名律师的规模也就不算小。

小而精悍,重点打击,是这几家所的共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国际巨头,“四大”的律所也必然定位于专业水平领先位置。

而如何增强其实力,“横向”招聘就成了惯用方式。在这里,“横向”的意思不限于会所间的流动,也意味着从律所抢人,且主要瞄准的是税法律师。

就在2月,毕马威在法国完成了一次“血洗”,一次性挖走法国最大律所Fidal的144名律师,包括90名税务律师,引发律师行业强烈关注。(参考阅读:《一次性挖走144名律师,毕马威“血洗”法国最大律所意欲何为?》)

在香港市场的横向招聘虽然没有这么“大场面”,但精准的定向招人也是“稳准狠”。

2017年3月,普华永道在香港开设程伟宾律师事务所(Tiang & Partners),程曾在沃尔玛和通用电气担任区域总法律顾问。前美迈斯(O'Melveny & Myers)合伙人胡洁贞(Gigi Woo)同时加入任合伙人,其曾在“魔圈所”之一的高伟绅工作。

2018年6月,Tiang & Partners先是聘请了Martyn Huckerby担任其亚太竞争法负责人,Huckerby曾于2008-2012年期间担任前澳大利亚Mallesons Stephen Jaques律师事务所的中国区首席代表。随后,其又聘请了孖士打律师行(Mayer Brown JSM)的并购专家Martin Robertson。

2018年底,美资所Dechert的合伙人Kareena The、Philip Kwok、Mok Ho-yin加入了安永的香港律所LC Lawyers。三人的加入大大增强了安永香港律所的争议解决能力,也意味着其不仅仅再着重关注融资、并购和公司商事业务。这三块业务是“四大”附属律所的主要领域。

2018年更早些时候,美国老牌律所长盛关闭所有中国办公室,正式撤离中国市场(参考阅读:《在华20年,美资所“百年老店”长盛撤离中国,留下这些问题等待回答》)。

其合伙人Rossana Chu也带着6名律师的团队加入了安永的香港律所,并成为管理合伙人之一。5月,她向媒体表示,计划将律所扩大到30名律师。

或许,这样的变动已经不能单纯用横向招聘来概括,而是

市场在加剧洗牌,重新建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2018年年中开始,全球各大法律媒体都加强了对于“四大”在法律市场“横冲直撞”的关注,连续有大量的报道。

目前,德勤的全球法律网络在80多个国家已经拥有2400多名法律专业人士,“四大”的法律专业人员人数可能已过万人。

从新设律所到铺设网络,从积极招聘到进击挖人,从应用科技到自行研发,“四大”的动作不断,有人心惊胆战,有人等闲视之。

如今,藩篱已卸,图穷匕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