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刷刷的7.4分,看来无论是专业影评人还是我们这种普通观众,对国师都已经能够达到认知充分、评价公允了。
在没有特别好的剧本和特别出色的演员的前提下,看国师就不要期待剧情,单纯去享受视觉盛宴心里会更巴适一些。
所以,本片一定要去影院找块好屏幕看呀胖友们。像我这种看电影都能把自己看穷了的人,都狠了狠心在朝阳大悦城的金逸看的。要知道一般的剧情片我可是经常选择忍受两小时腰疼去紫光影城这种古董店,只要金逸一半的价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片是一个架空历史的故事,但连我这种历史白痴都看明白了影射关系:
据说剧本原型是朱苏进的《三国·荆州》。朱苏进还是挺牛的,他的主要作品你肯定都看过,比如电视剧《康熙王朝》《朱元璋》《我的兄弟叫顺溜》,比如电影《鸦片战争》《让子弹飞》。他本人的名字你却没怎么听说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这个故事一般般,因为据说国师把朱苏进的剧本改得面目全非。
说到这里我又想偏个题。为什么我看电影特别注重编剧、剧情?是因为电影一定是要通过讲一个故事,来实现导演的自我表达。你连故事的框架都没搭好、故事的线条都没捋顺、故事的人物都没立住,那你的表达一定是不顺畅、不连贯、不完整的。故事没讲好,这个电影就像软脚虾,站不稳,无法给观众代入感,无法让人信服,受众无法接受到导演想要表达的精神内核,那这就一定不是一个好电影。
中国电影产业最畸形的两点,一是发行和院线是一家,二是重导演轻编剧。第一点暂且按下不表,以后有机会再跟大家详细分析。第二点真的让我痛心疾首,编剧这么重要的角色不配有姓名?!
有人说最一流的编剧都去写电视剧了。美剧《绝命毒师》《风骚律师》、英剧《黑镜》,为啥口碑爆棚?因为编剧强悍啊,彩虹屁我给他吹到地老天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说画面。我非常喜欢本片的中国水墨画风格,真是美,东方的、古典的美,写意的、留白的美。笔锋浓淡、宣纸渲染,气韵生动、以形写神。
群戏,是国师惯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小到《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挤xiong宫女,大到北京奥运开幕式的集体表演。本片的群戏,就是田战带着几十个死士去突袭荆州那段,我一直有个疑问,人在上下都是伞刀的装置里,不会被绞成肉泥吗?这个真是挺有想象力的。
以女子身形如伞的那个“起势”,我特想发起个统计,有几个人忍住了没笑?
不过,这两年我对国师的评价有些改观。现在再看《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我渐渐能看到它们的好了。文化是软实力,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一直在被西方文化强势输入,现在我们的国家强大了,才有能力去做一些反向的输出。而陈凯歌、张艺谋们一直在做,中国观众也需要向他们致以敬意,因为这件事稍有不慎就很招骂,真的不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觉得国师是一个很具挖掘新人眼光的导演,但不是一个很会调教演员的导演。本片的演员,选的都什么啊,真是一言难尽(资本的力量果然强大)。
演什么像什么最佳男配颁给王景春(鲁大人);
居然及格了还挺意外颁给关晓彤(青萍);
全程出戏最差男配颁给吴磊(杨平);
可惜了一身演技却全程打酱油颁给王千源(田战);
可惜了一身演技无从发挥颁给胡军(杨苍);
用力过猛奖是个“三黄蛋”恭喜孙俪(小乔)、郑恺(沛王)、邓超(子虞);
渐入佳境飙了一小把演技最佳男主恭喜邓超(境州)。
大家对我上面这个自带声音和眼神的颁奖礼还满意吗?
邓超、孙俪、郑恺,这个演员设置,真的是,我没懂。因为他们仨都是一个毛病——中国演员的通病——用力过猛。为啥会过呢,我感觉还是没把人物吃透,没把自己跟角色融合到一起。(杨紫演医女跟熠王泪别的名场面我都能看哭,不就是因为演员入戏了所以观众也入戏了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师把一个简单的故事讲得如此清楚,每个点、每个细节、每个反转,都表达的太明确了。这其实与本片“写意”的画面风格是相悖的,这样讲故事会让影片有违和感。这也是导演的“用力过猛”。
所以两相比较之下,你就明白为什么“点到为止”和“克制”在电影的表现形式上是一种更为高级的呈现了。
张艺谋最大的优点,是与生具来的视觉天赋。
张艺谋最大的问题,是形式主义,是电影语言的生理性匮乏。
张艺谋是陈凯歌《黄土地》和《大阅兵》的摄影,顾长卫是陈凯歌《霸王别姬》、张艺谋《红高粱》、姜文《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摄影,姜文是《红高粱》的主演。所以,他们几人身上有师承也有相互影响。
在我心中,《霸王别姬》是可以排入整个世界影史TOP10的作品,仅凭这一项,第五代导演没有人能和陈凯歌相提并论。我在以前的影评里讲过,陈凯歌是有人文关怀的,这是一个顶级大导的终极素养。张艺谋、姜文都不具备,冯小刚就更别提了。陈凯歌是学院派,所以他的商业转型注定是不成功的,所以他后来的作品也注定不会被大众广泛认可。但这些都不妨碍他是中国最出色的导演之一。
总的来说,《影》值得一看,而且打分绝对应该超过《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