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联储停止加息,市场松了一口气。

甚至有人在某股市大V的文章下留言,问中国何时降息?

该股市大V说,可能会在下半年启动降息。

求释君不知道会不会真如大V所预测的那样降息,但是今年以来,市场上已经自发启动了加息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央行的基准利率保持不动,但是各大银行的实际贷款利率纷纷大幅提高。

求释君一直在基层从事企业融资业务,长期跟当地各大银行打交道。

前年和去年,各大银行给当地国企放贷的利率还克制在基准上浮40%的水平。

但是今年以来,各大银行纷纷表示,总行有最新的政策,信贷利率全部提高,最低的要上浮60%起,房地产企业的上浮90%起。

所谓的各大银行,既包括中农工建交等国有大行,也包括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还包括地方城商行。

甚至债市利率也上升了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前AA-的主体,AA+的项目收益债,7年期,票面利率6.5%左右。

现在同样的结构,贵阳有一单债券的实际发行利率是8%。

我们这边有家市级AA评级的城投公司,发改委批了6.6亿元的企业债,但是一直销售不出去,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买家,报价利率都非常高。

为什么央行基准利率不变,银行的放贷利率却不约而同的集体提高了呢?

求释君认为主要原因有两点:

其一,揽储成本提高。

2018年上半年,我国人民币存款余额173.12万亿元,同比增长8.4%,创下40年来的新低。

事实上,从2018年2月开始,存款增速已经连续6个月跌破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过去40年,存款增速基本都是两位数。1996年,存款增速甚至一度高达50%以上,即便是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增速也接近30%。

如今连续半年低于9%,堪称断崖式下滑。

与存款增速的整体下滑相比,居民存款增速下滑更严重。

从2008年到2018年,短短10年间,居民部门存款增速从18%下滑到7%左右。

今年以来,部分银行居民存款余额甚至出现负增长。

今年一季度,四大行和中资全国性大型银行个人存款中的储蓄存款余额均出现负增长,其中,定期储蓄存款创下2016年有统计以来的新低。

居民存款增速下降是多种因素集中反映的结果。

一是人口老龄化加速,较多人不再创收;二是消费支出较快增长的同时收入增速下滑;三是居民债务利息增多,减少总储蓄。

一方面,存款增速下降,另一方面,银行揽储的指标节节攀升,结果是什么?

银行揽储的难度加大,竞争加剧,揽储的成本自然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存款的成本提高了,放款的利率肯定也要提高,银行不是慈善机构,而是营利机构。

其二,银行去年核销坏账太多,损失较大。

据统计数据,2018年商业银行处置和核销不良资产接近1.9万亿元,2017年为1.4万亿元。

随着经济下滑,去杠杆的进行,企业债务违约的情况愈演愈烈,银行的贷款首当其中,好多贷款都成了坏账,收不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弥补去年的损失,各大银行也有压力提高新贷款的利率。

相比第一点,第二个原因才是最主要的。毕竟目前各银行都进驻了审计机构在审计,赚钱是天经地义的,亏损则是要追责的。

但这样一来,银行的利润表渐渐好看了,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却会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