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四川大竹县举办第三届喊山开茶文化节。丰收的喜悦、绿水青山的环抱,让这个“后来之节”成为大竹茶农共同期盼的日子。靠种植白茶脱贫致富的茶农们为了表达丰收的喜悦,在茶园里举办一场特殊的生日会:70岁的茶农们在茶山上与祖国一起过70岁生日。《生日快乐》与《我和我的祖国》在山谷里回荡,茶农们在直径两米的大蛋糕前祝福祖国明天更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退伍军人、大竹县白茶种植带头人廖红军和茶农们、茶仙子们一起向茶山敬茶,拜祭茶山。

70岁茶农与祖国一起过生日

三月的大竹,是属于白茶的季节,茫茫茶山,一个个白芽蓬勃舒展。一年一度的采茶拉开帷幕,“喊山开茶”是必不可少的仪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茶仙子表演开茶舞,祈求风调雨顺,尽显丰收喜悦。

一声唢呐打破了茶山的寂静,唤醒万物。“保护绿水青山,让祖国增绿,开茶喽!”退伍军人、大竹县白茶种植带头人廖红军带领着茶农们喊山开茶。茶仙子们跳起了开茶舞,祈求风调雨顺,庆祝白茶丰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竹县文化旅游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卢雪丽致辞,宣布第三届喊山开茶文化节仪式开始。

一个直径2米的大蛋糕现身茶园,蛋糕上面写着“祝福中国70”,落款写着“四川大竹茶农”,蛋糕周围站着10名老茶农,原来他们都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为了表达丰收的喜悦,他们决定在“喊山开茶”文化节这天与祖国一起过70岁的生日,庆祝新中国70周年华诞。

“今天太激动了,从来没有这样过过生日。不但过自己的生日,而且跟祖国一起过生日。种植白茶之前,村民收入很低,基本不过生日,也没有那么多新鲜事。现在生活好了,这样过生日当然开心了。”70岁的老支书曾凡桂兴奋地说,希望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祖国越来越强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位新中国的同龄人,为了表达丰收的喜悦,在“喊山开茶”文化节这天与祖国一起过70岁的生日。

校企合作让学生懂农业爱农村

喊山开茶仪式一过,茶农们和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一起唱响《我和我的祖国》,祝福祖国明天更美好。

据达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蒋伟介绍,为了培养同学们“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意识,丰富同学们的实践经验,学院特地组织了茶旅结合相关专业和乡村振兴课程班的部分同学参加本届喊山开茶文化节。

近年来,白茶产业迅猛发展,已成为助力达州乡村振兴、农民致富的香饽饽,同时也需要大量茶叶营销、茶文化推广、茶旅结合的专门人才。作为达州市唯一一所高等职业院校,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专业市场化、学生职业化”发展思路,专业设置始终紧跟市场,始终服务于地方产业发展,“地方发展什么样的产业,我们就办什么样的专业”。一年前,学院开设了乡村振兴课程班和茶旅结合相关专业,与国峰农业共建了产学研基地,共同培养茶艺与市场营销、茶旅结合的专门人才,目前已招生100人左右。”达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蒋伟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和茶农们一起高歌《我和我的祖国》。祝福祖国明天更美好。

马术是达州职院一名大二学生,她说:“大竹县白茶产业的发展,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实习基地,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毕业以后,我们希望用自己所学,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她对就业前景充满信心。

据悉,为全面深化校企融合发展,实现高校专业优势、人才资源精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2018年11月,达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四川国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双方围绕“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探讨茶旅结合发展之路。

安吉白茶模式大竹开花结果

大竹白茶的故事是从廖红军开始的,而他们一家的故事,正是安吉白茶在四川大竹开花结果的经典案例。

2003年4月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安吉溪龙乡黄杜无公害白茶基地走访。当时习近平就给溪龙乡留下了一句话:“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

2005年,习近平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安吉白茶发展模式广为流传,廖红军了解到这一模式。

2009年,刚在杭州站稳脚跟的80后退伍军医廖红军通过智力支乡联谊会,了解到家乡正开展扶持返乡创业专项行动,决定回乡创业,把安吉白茶引进到大竹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退伍军人、大竹县白茶种植带头人廖红军带领茶农一起喊:保护绿水青山,让祖国增绿,开茶喽!

“廖红军开始说要回家乡带领村民一起种白茶,我还以为他是个骗子,没想到他真把这件事干成了。”采访中,大竹县一位官员表示。

廖红军回来之后,哥哥廖超也结束在外打工的日子,带着妻儿回到了大竹县。除了自己种植了500亩白茶,还帮着廖红军创立国峰农业,打造“国礼”品牌。2018年,国峰农业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而他的云峰茶谷也被评为国家3A级风景区。

短短几年,像廖红军这样外出打工回流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昔日空寂的“老人村”,因为白茶产业的发展,又有了新活力。

“引进安吉白茶,引进的是一种绿水青山模式。”廖红军告诉记者,白茶产业在大竹经过近10年的发展,种植面积近5万亩,辐射万源、宣汉、广安等临近县市,已经带领数万村民脱贫致富,大竹白茶也成为了大竹县一张城市名片。他期待大竹白茶和安吉白茶一起联手做大做强,将白茶推向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川演奏《庆丰收》等曲目,用唢呐等民族乐器表达喜庆、丰收与祝福。

产业振兴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通过近10年的培育发展,大竹现有18家白茶专业合作社、6家白茶企业,白茶种植近5万亩,为当地群众提供季节性就业岗位2万余个,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据廖红军介绍,2017年采茶时,当地人的采茶积极性还不是很高,他需要从外地组织招工600多名采茶工。采茶工一天能采6斤左右的茶叶鲜叶,每斤人工32元,每天的收入就能达到200元左右,一个采茶季下来,有采茶工拿到过万收入。看到采茶收益这么好,从2018年开始,本地茶农采茶积极性大幅提高,基本不需要再到外地招采茶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喜悦嘹亮的唢呐声中,采茶姑娘开始采茶。

达州市政协副主席、大竹县委书记何洪波表示,2019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四川大竹走的正是一条全面振兴的乡村发展之路。

“大竹白茶产业的振兴,是人才振兴、组织振兴牵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带动了文化振兴、生态振兴,让白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形成乡村全面振兴的良性循环。”何洪波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场观众兴奋地用手机拍摄喊山开茶。

大竹白茶产业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大竹将继续发挥白茶产业党委的引领带动作用,建设“大竹白茶”一个公共品牌;建成白茶产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成白茶交易中心。力争到2020年,白茶种植面积发展到10万亩,综合产值达2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