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现在还是过去,每每谈到农村,很多人都会情不自禁联想到“穷”字。的确,农村相对于城市来说,社会经济发展是相对滞后,但随着国家各项政策的倾斜,农村社会经济也得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相比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虽然说农村落后,但农村中也有一些人,凭着敢闯敢干,靠着敏锐的市场嗅觉,还是率先富裕起来了,特别是3类人。如果这3类人说自己穷,恐怕会被人笑话。哪3类人?咱们一起来看看。(订阅:老三侃三农,了解天下三农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废品收购人

在过去,很多人都是瞧不起废品收购老板的,特别是一些骑着辆三轮车走街串户或进村收购废品的人。因为毕竟是废品,是已经不能用或者破烂的东西,值不了几个钱,而且这些废品收购人员穿着往往也是比较破旧,所以很多农村朋友不太瞧得起这些人。但这些人在很多农村小孩眼里,却是“财神爷”,为什么?因为咱们小时候的零食钱,多数都是靠卖掉一些烂鞋、废纸等废品攒来的。正是由于大家都瞧不起,所以以前干这行的人就少,竞争少的情况下,这行业就更好做了。而在那个时候,咱们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对各种原材料需求旺盛,特别是一些废旧金属,如废铁、铜、锌、铝等,可以说这个时期的废品收购人着实赚了一把。而且很多人靠着收废品发家致富了,后来一些人还成功转型做其他生意。

不过,废品收购站也是饱受诟病,往往是一些偷盗人员销赃的地方,同时火灾隐患也是比较严重的,正因此,经常是公安检查的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小水电站投资人

在以前的农村,电力供应始终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记得小时候经常会出现断电的情况,所以当时会经常用到煤油灯。而当时的电力来源,多数就是来自农村地区的一些小水电站,这些小水电站往往是私人投资兴建的。一些有眼光,有魄力的农村人通过借贷投资小水电站,而当时由于城镇化速度还比较缓慢,农村人口众多,所以电力消费市场也是非常庞大的。所以,这些小水电站靠着庞大的市场,也是赚了一大笔。可以说,这些人也是农村地区率先富裕起来的人。不过,随着国家电力事业的发展,电网的完善,再加上这些小水电站设施设备的落后,一些小水电站逐渐退出了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农村砖窑老板

进入到2000年左右,农村地区社会经济也是得到较快发展,农村兴起了盖新房的热潮,这个时候就催生了庞大的建材市场,特别是对砖块的需求。于是,一些老板投资兴建了砖窑,生产起红砖或者灰砂砖等砖块。在当时,一些砖窑每天都是拖拉机进进出出,生意一片繁荣。而当地一些农民,也是凭借着这些砖窑,就近找到了一份工作。后来随着这些砖窑取土庞大,严重破坏耕地,同时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度发展或者取缔。

以上这3种人,靠着敏锐的市场嗅觉,善于抓住机遇,率先富裕起来。其中的一些人更是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在这些产业出现饱和过剩的情况下,他们已经成功转型投资其他行业,继续赚大钱。你身边有没上述这3种人,如果他们从事这些行业比较早,肯定是赚了大钱的。(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在最下方点个赞,以示鼓励呗!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