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取之于平淡无奇的生活,却能创造出天马行空的新世界。而谈到《三体》的时候,大家难免感叹刘慈欣的想象力。可你有所不知,即便是最为空灵、最富想象力的作品,也都是通过现实的层层推理才的得出来的结论。能把科幻写得真实,把虚无缥缈的东西展现给读者,这就是刘慈欣的厉害所在。而笔者这篇文章,给大家介绍的是刘慈欣在《三体》第一部中的埋下的第一个伏笔,其实就在汪淼与史强的对话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体》的第一章名字叫做边界,开场就是汪淼被史强找上门,而且关于史强的描写更是深入人心。穿件脏兮兮的皮夹克,满身烟味,说话粗声大嗓,一来便直呼对方其名,还往别人家闯。这么看来,咱们的老史可算是个大粗人,不拘小节,性格直爽。这种人在文章之中不是特别讨喜,在现实之中也不会有多少人喜欢,所以即便是他拥有着卓越的办案能力,但是在仕途之上却是不会走得太远。可汪淼却是位有文化的斯文人。两个人撞到一起,可不就是秀才撞到兵,有理说不清。

可命运安排他们相遇,故事也是从他们两个开始的。两个人因为需要调查科学边界而交织在一起。可是汪淼的身份是警官,他做这个调查并不奇怪,也就是服从安排,为国家办事,那么汪淼究竟为何要被牵扯到其中呢?这也是《三体》的第一部,汪淼为何是主角的原因所在。在大家都搞不清楚,为何汪淼要被安排成主角,不清楚他有什么特殊的地方的时候,咱们的刘慈欣在一段对话描写中埋下了一个伏笔,而且这个伏笔也是决定汪淼是主角的关键原因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伏笔就是——纳米材料。史强向汪淼问起纳米材料:“呵,听说那玩意一根头发丝粗就能吊起一辆大卡车,一刀就能把汽车砍成两半吧?”而汪淼的回复更为夸张,号称“更不不用到,用那种才聊做一跟只有头发丝百分之一粗细的线,拦在路上,就能把过往的汽车像切奶酪那样切成两半......”不知看到这段对话,你可曾想起了《三体》第一部快结尾的场景?没错,就是名场面——切轮船。后面的他们拿着纳米材料制作的东西,把“审判日”号的轮船的给切了。

为了消灭轮船之上的内部人员,却又不能够把三体人质子给弄丢,不能被删除信息,还真难。开始提出的假想,像是球状闪电武器,需要在空中游荡一段时间才能释放能量,像是中子弹,也是不能短时间解决。然后列举了一大堆想法,可都是不能达到要求。所以,最后还是史强这个鬼点子多的卖着关子,最后才提出他的方案——在运河两岸立上两根柱子,柱子之间平行地扯上许多细丝,间距半米左右。而这些细丝,自然就是汪淼制作出来的纳米材料——飞刃。

看了半天,原来一切都埋下了伏笔。而这第一条最重要伏笔就隐藏在汪淼和史强的对话之中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