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扬州,我们首先就会想到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还会想到杜牧的“十年一觉扬州梦”、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的“难得糊涂”,这些关于扬州的诗词就是我们从儿时背的古诗词中找到的关于扬州的最早的记忆。

运河穿城而过,美丽而又安静的扬州自古就是文人们喜爱的地方,也是意气风发的文人们风流潇洒的场所。诗人们来到扬州很喜欢把自己强烈的感情融入到诗词之中。虽然这些感情或许是带着惆怅,或许是带着欣喜,或许是还有那么一点感伤。然而时过境迁,就像这川流不息的大运河,运河还在,只是人却变了样。如今的扬州虽然非昔日可比,但历史和文化的积淀,让我们依然值得烟花三月来到这座温婉的小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有着“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美誉的这里,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运河第一城”。世界遗产大运河在城区中穿行,老城区的限高政策使得这座进入现代化的历史文化名城多了些慢节奏与独特的美丽。

2015年是扬州就建城2500年了。古代有时扬州也作杨州(汉碑中杨字皆从“木”,从“手”系后人所改,王念孙有详细考证),相当于现在的“省”。据唐代杜佑《通典》所载,在古扬州地域内,设有三十九个郡府,一百九十六个县。这个扬州虽然包容了隋朝后的扬州(今扬州),但是和隋朝后那个繁华的扬州城(今扬州)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起扬州,不可以忽略的还有历史上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著名的国际友人马可波罗。1275年,马可波罗来到了元大都,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礼遇和重用。他还先后代表元政府出使过波斯、印度、安南等地,并在1282年到1284年,在扬州任官三年,给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留下了国际大都市的传说。

除了温婉的南方文人给扬州增添了一场关于风花雪月的事,但是史可法在这里组织的抗清扬州保卫战也给这座城市增加了几分英雄气概。可歌可泣的这场明末清初的抗清斗争,给已经日薄西山的大明王朝最后的忠臣们一起青史留名的机会,也让史忠正公留下的一身正气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敢于反抗侵略的人。

老东关与瘦西湖,这大概就是扬州城最著名的地标了。留下的老城墙诉说着漫长的建城史,瘦西湖“园林之盛,甲于天下”,这里是扬州的标志,也是不可错过的烟花三月旅游胜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烟花三月到了,还不和扬州来一场亲密的约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