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时间被这首歌“毒到”了,一直在单曲循环。也许是因为那时间快高考和朋友关系的僵持,压力很大,听到这首歌让我放松了不少。这首歌是由高晓松作曲,杨宗纬演唱的。标题也明确表示是用来致李宗盛先生的,却李宗盛先生的一曲《山丘》更加前进了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丘》是一个年过半百中年人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当然其中也带有一丝的不舍。可能是老年人把世间的事都已经看透了。《越过山丘》则是更有新意的向二十多岁的自己和六十岁已经年迈的自己,问“他们”是否幸福来作对比。既回忆了年少时的意气风发,也对未来进行了憧憬和希望。不管是在歌曲名还是歌词中,我觉得“越过”这一词用的十分好,将山丘作为一个平衡点,打破了时间的格局,遇见了不同时期的自己,很有奇幻的色彩却又那么的朴实,一点没有华丽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25岁的自己,还在青春时期正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都是对幸福的定理还是很迷茫。可惜心爱的人嫁于别人,朋友相继离开开始四处的奔波,二十岁的自己在遇到挫折时也只能独自承受。而在MV中出现的在厨房翩翩起舞的少女,或者是戴着眼镜在地下黑暗的通道中卖唱的中年男子,又或者是选择了逃婚的新娘。他们都是平凡的人,但是却勇敢的在生活中自由和希望。就像是歌词里的“就让我随你去 让我随你去”,是人们不愿意拘泥于现状,要乘上小船去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最能体验的就是那个独自坐在房间里,静静思考的新娘。在我看来她也许并不喜欢新郎,倒是父母安排的可能性很大(因为现在逼婚的现象也很普遍),在最后一刻她内心的勇敢促使了这段追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首歌发布后,高晓松曾表示到在创作《越过山丘》时是对《山丘》的尊重,所以利用了一些旋律,然后在歌词的创作上也是相对的简单,可以说朴实的语句更有力量。同样已经是一把年纪的高晓松却和李宗盛的感觉不同,作为大哥一般的李宗盛,是如同一个老来人一样娓娓道来年轻时的不容易,而高晓松的词加上杨宗纬的低沉的嗓音,带来的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回忆,而是双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处在中年时的自己,回首青年时的迷茫和展望老年时的安然。“无论相遇还是不相遇,都是献给岁月的序曲。”我不后悔自己所做的事,但是也希望在未来能笑着说再见。这首歌也主要以钢琴为背景音乐的乐器,而钢琴的特点就是悠远流长。随钢琴音符的流动仿佛回到以前又转到未来,这样奇幻的事配上细腻的歌声,让我身临其境,产生了无限的感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是因为歌词的平易近人,所以我们都能在其中找到有关自己的影子,从而引起共鸣。就像我开头说的当时自己和朋友关系不佳,而歌曲中,二十岁的时候努力挽留却无济于事,到了六十岁朋友归来陪在左右却微笑着摇手。年少不听李宗盛,听懂的都已经不再年少了。这首歌并不是专指一种感情,而是面对所以人,他赞颂的是那些勇于翻越山丘的人。

你是否还在面对前面的高山时感到畏惧,不管你是在青春里迷失还是在中年时感到无措,亦或是晚年里淡然。都可以来听听这首歌,它适合每个阶段人,每个时候的人听都会有自己的想法。是一首能贯彻一生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