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你上一部看的台剧是什么吗?

在很多人的眼里,台剧就等于偶像剧。

《王子变青蛙》、《恶作剧之吻》、《流星花园》、《命中注定我爱你》等一系列爆红偶像剧承包了很多人的快乐童年。

然而,现在的台剧早已没有了当年的荣光。

但台剧没有因此消失,当它重新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才意识到原来台剧可以“不偶像”。

相反可以很现实,很震撼,正如这部新开播的台剧——

《我们与恶的距离》

The World Between U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HBO亚洲和台湾本土团队共同打造的剧集。

从质感上更偏向于美剧风,一改以往台湾偶像剧的暖色调,变成了写实冷峻的现实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节奏上也深得美剧精髓,多线叙事,剧情紧凑,快速将出场人物交代完毕。

一上来就是一出“泼粪”的好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泼的这个四眼兄叫王赦(吴慷仁 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熟悉台剧的朋友肯定对吴慷仁不陌生,近几年主演了很多部高分台剧,宝藏男孩一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他饰演一名为死刑犯辩护的律师。

这个死刑犯就是在两年前制造了轰动台湾的“戏院杀人事件”的李晓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犯人走进戏院开始对里边的观众扫射,造成九死二十一伤的惨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李晓明至今没有开口说明作案动机。

作为他的辩护律师,王赦并不是打算要帮李晓明摆脱死刑,而是想知道背后的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死者长已矣,生者常戚戚。

比起逝者,活着的人更加痛苦。

乔安(贾静雯 饰),新闻台里的主管。在这起悲剧里失去了儿子天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那以后,她变得对工作要求极度严苛,下属犯一点错轻则被臭骂重则收拾东西走人。

她用工作来麻痹自己,好像只有用工作把自己填满,才能暂时忘记丧子之痛。

但她不知道这么做会不自觉地冷落了最亲近的人。

和女儿天晴的关系变得疏远,和丈夫刘昭国(温升豪 饰)也走到了要离婚的那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家四口少了一人,这个缺口永远没法填补。

另一边,新闻部来了一个实习生,叫李大芝(陈妤 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李大芝不是她的本名,她的真名叫李晓文,是“戏院枪击案”犯人李晓明的妹妹。

哥哥入狱,一家人的生活全被毁了。

父母在媒体长枪短炮下向公众下跪认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关掉店铺,卖掉房子,举家躲到一个没人认识的地方生活。

父亲终日酗酒,浑浑噩噩。李晓文也变得不愿出门宅在房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母亲不忍自己女儿的前途就此葬送。毕竟,这个家,有三个人死就够了。

她帮女儿办了新的身份证,嘱咐她用李大芝的身份活下去,并断绝和她的联系。

也许是命运的巧合,又或者是无奈的安排。

辩护律师、被害者家属、加害者家属三者因为种种原因再度产生了交集。

李大芝得知自己的上司乔安正是枪击案里死者的家属,每次见到她自己的心里都像被刀扎一样,这种感觉时刻在折磨着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向乔安坦白自己的真实身份求得原谅,还是继续隐藏自己过好这一生。

李大芝每日每夜都被这两个选择所煎熬着。

而王赦在一次到电视台录影认出了乔安和李大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部电视剧罕见地通过辩护律师、被害者家属、加害者家属三个角度去关注命案发生以后那些仍然被案件缠绕走不阴影的人。

最难走出来的肯定是被害者家属。

儿子天彦去世后,天彦的房间乔安不敢进,天彦的物品乔安不敢碰,天彦的事乔安不让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上睡觉做噩梦,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喝酒压惊。

天彦的死,她最想看到的就是犯人可以被判死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她封闭自己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她觉得天彦的死她自己也有责任。

如果当初她走出去接完电话马上返回影厅,也许天彦就不会死。

这部剧刷新了我对贾静雯演技的认知。

很长一段时间我对她的认知还停留在《倚天屠龙记》里的赵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次她完美地消化了乔安的角色,将一个失去儿子的母亲演绎得入木三分。

从强装坚强冷漠无情到卸下盔甲失声痛哭,她光靠一个眼神就传达出心碎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种没了孩子整个灵魂被抽空的状态,让观众感同身受。此时的她会让你忘了她是贾静雯,她就是乔安。

如果你的家人被人残忍夺取了生命,你会希望犯人杀人偿命吗?

电视剧里的案件反应的正是台湾当下的社会问题:到底应不应该废除死刑。

如果死刑对凶手没有震慑作用,那么死刑还有没有存在意义?

如果废除死刑,让凶手用一生去赎罪,是否又值得?

王赦帮李晓明辩护,并不是想为他洗白,他深知真相比愤怒更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单纯判他死刑,并不能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他希望通过这件案件引起舆论关注,引导大家更多地关注案件背后的真相,他认为善后和预防才是最重要的。

但愤怒的民意不明白他的好意,他们只知道你为杀人犯辩护,就是没有良知。

其中包括他的妻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连自己最亲近的人都不理解和支持自己。

在这一场与恶同行的博弈中,王赦应该何去何从?

作为加害者的家属,这个角色在之前的电视剧里很少会出现,就算有,也只是一笔带过,功能就是衬托被害者的悲惨。

而在《我与恶的距离》里花了很多笔墨去刻画加害者家属的困境和痛苦。

杀人犯的父母也是父母,他们和其他父母一样,对子女的付出同样的多。

对于自己儿子为何变成了杀人犯,他们比任何人都要心痛,他们比任何人都想知道为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受害者家属葬礼前李晓明父亲痛哭地拍桌子那一幕让人心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隐姓埋名地生活,出门戴口罩以防被人认出,何尝不是在尽自己一点力去替自己儿子赎罪。

试问他们又做错了什么,没有父母想花二十几年去养一个杀人犯。

虽然他们是犯人的家属,但我们真的要一味苛责他们?

这是一个可能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边的故事,当事件发生,我们会选择如何面对?

这部剧最值得肯定的一点就是它由始至终保持着一种中立客观的态度。

它并没有要宣扬一种观点批判另一种观点。

它只是把这件复杂的事件冷静清晰地摆在你的面前,不问结果。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他自己的答案。

在现实当中,人与人之间有太多的误解,太多的隔阂,太多的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是辩护律师、被害者家属、加害者家属,每一个都有难以说出口的苦衷,每一个都有走不出去伤痛,每一个都有意难平的遗憾。

很多人穷其一生都在求一个答案。

但在生活中,太多无解问题其实没有答案。

到最后这部剧也许不能给我们一个所谓面对恶的标准答案。

但我们需要更多像《我们与恶的距离》这样的电视剧,试着提出问题,正视问题,探讨问题。

这种探讨本身或许就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