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实在睡不着,看下时间的时候已经是两点了,“两点” 这个概念,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三更半夜”,大概就是很晚的意思。到阳台看下外面的风景,依然是模模糊糊什么也看不见,只听见飞车党狂轰的油门声和淡淡的凉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差点忘了过了十二点就是清明节,现在已经是2点了。在广东已经是炎热的夏季,在老家依然是和风细雨,每逢清明节前后总是要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

清明节又叫“踏春节”,“踏春”这个词很有深意,大有踩着春天的味道,但是春天哪能踩得到呢?

清明到现在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被国人一直传承到现在,如果把清明的历史往前推的话大概就到了周朝那会儿了,所以说清明节也算是很有深的历史背景。中国地大物博,各地风俗习惯却都不尽相同,但是清明的主题大概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给先辈们扫扫墓,上上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诗句,出自诗人杜牧的《清明》,清明少了杜牧可不行,但我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杜牧把清明写的如此沉重,也许是他想起了逝去的先辈,也许是看到了行人“断魂”的表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就是清明节,第十一个清明节依然没回家,我感觉我已经是不合格的中国人了,只有杜牧的那首诗留下念想。掰着手指数一下,大概十一年了,每逢清明节,我就想到杜牧的那首诗,清明必然让人多少有些惆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常在脑海中想象一幅画面,有时是李清照,一觉起来的时候庭院里的地上落下了好多花,仿佛昨晚下了一晚的小雨,花瓣和叶子上还留下很多露水,有时又是杜牧,骑着一头小毛驴,在路上一快一慢地走着,看着匆匆来往的行人和远处的杏花村,只闻到淡淡的酒香,清明为啥总是容易让人多愁善感呢?这也许和天气有关,仲春时节下雨避免不了,也许会想到逝去的先辈,不禁让人有时光荏苒之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热闹过了也喜欢安静,离家太远了但凡像清明节端午节这样的传统节日都能不能回家,所有的画面只能在脑海中想像一下,想像一下清明遍山开满的杜鹃花,就这样又麻木地等到下一年,连传统风俗文化都快忘了,我又怎么说我是地道的中国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