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诗仙李白在长安做翰林供奉时,内心是极其郁闷的。顶着翰林供奉的虚职,满怀建功立业的抱负,却无法施展。美好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之间,是诗人悲凉孤寂的内心世界。这世上,似乎没有人能理解他,读懂他。这首《月下独酌》便是李白在这种情形下创作出来的。

《月下独酌》

唐代: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在花丛中间,我摆下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酌,身边没有一个朋友。举起酒杯邀请明月,忽然与我的影子相对,恰成了三个人。明月不能与我把酒畅饮,身影与我相随左右。暂时伴着明月和着身影,趁此明媚之春,及时行乐。我吟唱高歌,明月伴随我徘徊。我手舞足蹈,影子也在地上零乱一片。清醒时我们一同欢乐,酒醉后我们各自分离。但愿我们能结为忘情的好友,相约重逢在遥远的天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首诗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诗人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他独自一人在花丛间饮酒,“独酌”二字凸显出诗人精神世界的孤独感。面对明月当空,身处百花丛中的诗人,却只能孤独地饮酒。“无相亲”一出,更是将这种孤独感又上升成一种不被世人理解的隔阂感。此刻,唯有天上的明月,还有自己的影子陪伴自己,令人不觉地感受到诗人寻不到知己,内心无比苦闷的心情。

第二层,诗人一扫苦闷之情。明月与影子相伴为乐,似乎也不错。月亮虽然不能与诗人把酒言欢,影子也只能跟随着自己,但是这样已经很令人满足了。于是,诗人唱着歌,跳着舞,月亮也徘徊着似在聆听歌声,影子也零乱一地,似在与诗人共舞。诗人乐观豁达的心态下,用醉酒来暂且忘却人世间的烦恼苦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层,纵酒欢乐后,明月和影子一同消失,一切终归于现实。尽管,深知与“月”、“影”的交往只是“无情游”,却依然想与它们相依相伴,更是期望将来在遥远缥缈的天境,再度重逢相聚。可见诗人早已不奢望人世间,还有能懂自己的知己。这种对世人的失望,对虚无缥缈的美好的向往,直令人生出些许凄美的感触。

人立于世间,总有孤独的时刻。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隐秘之境,无人走进时,我们只能独守心门,等待那个勇于探索的人,推开你的心门。即使等不来那个人,也不用过度苦闷。李白这首《月下独酌》,教会你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豁达乐观的面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