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玛雅·黛伦所制作出的实验片标志着创作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除此之外,她创办了一个独立电影投资的网站,这个网站成立后,给许多独立的制作人提供了帮助。电影学者比尔·尼克尔斯对她给出了这样的评价:“玛雅扮演了影界普罗米修斯的角色。她从好莱坞的众神手中盗来了火把,照亮了那些不被众神认同的人们。”但是在她的光辉成就背后,是漂泊复杂的一生。玛雅原本不叫“玛雅”,她的原名叫做爱莉诺拉·戴伦考斯基(Eleanora Derenkowsky),出生于乌克兰基辅,1917诞生在一个犹太家庭。父母皆受过高等教育,父亲是心理学家。玛雅·黛伦的家境非常的富裕,五岁时一家人搬到美国纽约定居。从小就接受美国的教育,在纽约大学和史密斯学院都分别获得了学士和硕士学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40年代初,玛雅·黛伦在洛杉矶遇见了她的丈夫导演亚历山大·罕密德(Alexandr Hackenschmied)。玛雅把卧室装饰成一个“海底世界”,摆满了贝壳和珊瑚;在天花板上放上了一幅巨型的油画,画面中是海底的生物。特殊的光粉到夜晚就会像海底的岩洞一样,散发出浅浅光晖。玛雅·黛伦还没有开始创作电影之前,是一名诗人。她称自己不是一个好诗人,她很难将脑海中的画面转化成书面文字;所以当她开始创作影片时瞬间感觉找到了自我。1943年,玛雅与罕密德合作,完成第一部短片作品《午后的迷惘》。影片讲述一个女性总是喜欢做白日梦,影片用超现实的诗意符征和乖戾的结构,成功完成了对性别与生死的晦涩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还喜欢一些有着隐喻意味、神秘的日常物品,比如镜子。《午后的迷惘》的结束镜头就是海边破碎的镜子。她去往海地四次,被当地的舞蹈和音乐还有宗教所深深的吸引,她信仰伏都的力量,并且坚定不移(伏都教:又称巫毒,非洲的一种万物有灵论宗教)。在筹备《暴力的冥想》的时候,通过与中国武术家的辩论,让她发现了《易经》的奇妙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的影片有一种不断生成的力量,“我觉得我的电影同孕妇一样地给予了‘压力’。”她说。玛雅曾今还是一名舞者,她想通过电影表达全新的舞蹈理念。用摄影机使舞者摆脱重力、在画面中靠自己漂浮起来。拍摄时,玛雅·黛伦与许多著名艺术家进行了合作,比如作曲家约翰·凯奇、先锋艺术家马塞尔·杜尚都愿意来做她的主演;但与她的影片最为亲密的,无疑是舞蹈艺术。1952年,玛雅·黛伦拍摄人生中最后的作品《夜之眼》。同时邂逅第三任丈夫,日籍音乐家伊藤贞司。玛雅与制片人的财政冲突导致影片四年后才得以在纽约放映。她第二年和同伊藤结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夜之眼》是叠影在一片寂静的星空中的、一群芭蕾舞者起舞的负片影像。影片总共15分钟,人们认为她的作品不复当年。说她的影片“就像小孩子的过家家”。但玛雅起意拍摄这个作品,是她在自然博物馆看到天体运行,她觉得那是一种无上的美、更是一种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