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广西的认知还停留在广西是一个民族西南边疆的民族自治地区,十万大山的环境还在限制着这里的发展。1363年,也就是陈友谅和朱元璋大战鄱阳湖,广西正式成为行中书省,是为广西设省的开始,民国沿袭前制,广西依旧是举起义旗的“汉地十八省”之一,1958年3月,广西省改为“广西僮族自治区”,1965年10月,“广西僮族自治区”改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但是为复杂的历史和较为复杂的环境,这里始终没有焕发出一个沿海省应有的经济活力。

但是历史上的广西在文坛还是有过一段名震全国的辉煌,那就是在广西的一个地方出现了“一县八进士,三科两状元”。这里就是现如今大名鼎鼎的“中国旅游城”桂林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秦皇扫六合开始,百越之地成为了中华版图,桂林郡与象郡初显头角。宋代,广南西路,广西从此得名。自大明始,广西布政使司搞到了桂林户口,此后知桂林而知广西。桂林随着国家稳定退出了省府的历史舞台,不能否认的是,其独特的山水之景从不缺少文人墨客的赞美。光绪年间,广西最后的状元,给这座城市始终打着“广西文脉”的烙印。

走过如今桂林的东西巷,挂着广西师范大学牌子,看到早已经成为佳话的 “一县八进士,三科两状元”状元及第。(张建勋、刘福姚分别于光绪十五、十八年登上殿试第一申榜首。在4年的两科中,桂林继唐赵观文和陈继昌、龙启瑞之后, 一连出两名状元, 震惊了全国,传为佳话)。古老的靖江王府从曾经高高在上的王爷府邸更接了几分地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西一共有13位状元,最后一位是刘福姚。刘福姚生于1864年,卒年不详,原名福尧,字伯棠,一字伯崇,号忍庵,一号守勤,桂林临桂人,是晚清时闻名全国的临桂词派的重要成员。幼年勤恳好学,智力过人,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人,“应群邑之试,屡冠其曹,施以第一人获售”。十五年(1889年)考取内阁中书。十八年(1892年)参加进士试,主考翁同龢看到他出类拔萃的诗文中流露出一种崭新的思绪,甚为喜爱,向光绪帝推荐,获殿试第一甲第一名,成为广西科举史上最后一位状元。初任翰林院修撰,继任翰林院侍讲,后历任贵州乡试主考官,浙江、河南乡试副主考官,翰林院秘书郎兼学部图书局总务总校。刘福姚受恩师翁同龢的影响,具有维新的政治倾向。慈禧太后严厉镇压维新分子,翁同龢被革职看管:刘福姚也受到冷遇和歧视,仅在文化教育方面做些琐碎的工作。”

如今的王城景区,无论是实地体验科举的小游戏,像一个巨大的毛笔头的独秀峰,还是随处可见的书院式遗迹,王城校区的广西师大依旧是这里最合适的继承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南宋王正功在读书岩上的石刻,定义了这座古城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我们在桂林感叹于山水之美时,一定要记得来靖江王城看一下科举时代广西最后的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