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文坛诞生了一大批耀眼的大诗人。

最著名的莫过于李白了,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俗话说,学而优则仕。

李白属于典型的文艺青年,飘逸洒脱,成天喝酒喝得醉醺醺,实在不是个当官的料。

不过也有不少诗人通过科考等途径走上了从政道路,他们除了吟诗作对,在断案这种理性的事情上,也有着不俗的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之涣审黄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位著名文艺青年的代表作来看,就知道他是个眼界开阔的机智boy。

王之涣早年由并州迁居至绛州,曾任冀州衡水主薄。

因被人诬告,耿直的他拂衣去官,老子不干了。

不久后又老老实实复出,担任文安县尉,任职期间,他生活简朴,为政清廉,判案如神。

当地城郊有一户人家,男的常年在外做生意,家中只有姑嫂二人,日子过得还算安定。

一天晚上,姑娘突然惨死在自己的房中,嫂嫂发现后,立即呈报县衙。

王之涣升堂问嫂嫂:“你发现死者时是什么情况?”

嫂嫂说:“昨天晚上,我正在磨坊推磨,忽听小姑惨叫救命,我就立即奔向她房中,在院内看见一个人影,因为天黑,看不清面目。只见他光着上身,我上前抓他,谁知他身强力壮,脊梁又光滑,没有抓住,他就逃走了。”

王之涣又问:“你们两个女人在家,难道平时没有防备吗?”

“我家养了一只黄狗,昨晚上却没听见狗叫声。”

王之涣一听,计上心来。

他一拍惊堂木说道:“黄狗护主不力,实在可恶,罪不可恕!”

第二天,正值县城庙会,王之涣下令在庙会上当众审问黄狗。

审问一条狗,这真是桩新鲜事,很快就上了热搜。

城郊赶庙会的百姓问讯都来看热闹,一会儿工夫庙内就挤满了围观群众。

王之涣看看差不多了,就吩咐手下把孩子、老人、妇女都分批赶出门外,只留下百来个青壮男子。

然后关门,放狗。

黄狗是没放的,空气突然变得很安静,这些青壮男子都傻眼了,不知道王之涣要干什么。

王之涣大声喝道:“都把上衣脱了,面朝墙壁站好!”

那些人不敢违抗,只好照办。

王之涣一个个验看那些男子的脊梁,发现其中有一男子脊梁上有两道红印。

便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的叫狗剩。”

“你与死者可相识?”

狗剩支支吾吾地说:“我、我与她是街坊邻居,当然相识。”

“给我将狗剩拿下,其余的人都可以走了。”

经过审问,狗剩承认了玷污姑娘,然后将姑娘杀死的罪行。

事后下属们不解地问王之涣:

“赶庙会的人这么多,大人如何在这么多人当中,很快就认出罪犯呢?”

王之涣说:

“罪犯曾经被死者的嫂嫂遇见,而且在光脊梁上抓过一把,那么他的脊梁上肯定会留下痕迹。

而且那晚黄狗不叫,说明作案者是个熟人。只要逐步排除不可能的人,再具备这两个条件的,必定是凶手。”

其实审问黄狗,只是王之涣故弄玄虚借以吸引众人眼球,同时也转移作案者视线,让他产生麻痹心理,自己送上门来。

戴叔伦转赠贿银

“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斜阳千万树,无处避螳螂。”

——戴叔伦《画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戴叔伦借咏蝉来为自己立了个品质高洁的人设,现实中,他也确实为官清正,断案明辨是非。

他年少拜著名的学者萧颖士为师,博闻强记,聪慧过人,是萧门弟子中出类拔萃的人物。

大历元年(766年),戴叔伦得到户部尚书刘晏的赏识,在其幕下任职。

三年后,由刘晏推荐,任湖南转运留后,后来升为七品的东阳县令。

戴叔伦在担任东阳县令时,遇到赵、钱两家前来打官司。

原来,十多年前,赵家把坟山卖给钱家,契约上书:“山脚祖坟松树不卖。”

钱家人仗势欺人,硬说成“山脚祖坟,松树不卖”,要挖掉赵家祖坟,改葬自家祖宗。

戴叔伦不急于断案,录过口供就宣布退堂。

钱家人连夜偷偷给戴叔伦送去500两银子。戴叔伦不动声色,全部收下:知了。

直到第三天,戴叔伦又开堂。

钱家人满以为打通了关节,稳操胜券,得意洋洋。

岂知戴叔伦在收到贿赂的第二天,便已经暗中调查过了,对他家恃强凌弱的行径已经了如指掌。

只听戴叔伦判道:

“本县查明,当初契约写明‘山脚祖坟松树不卖’,钱家霸占赵家山脚达十多年,现在又要挖掉赵家祖坟,天理不容。现判决山脚离地面十丈为限仍归赵家所有,域内祖坟、松树理应属赵家。钱家当罚银500两,给赵家重修祖坟。为了表彰赵家不畏强势,敢于伸张正义,本县特将钱家贿银500两转赠给赵家。”

钱家人当场傻眼。

白居易“各打四十大板”

白居易大有名气,写下一首缠绵悱恻的《长恨歌》,红到了岛国日本,他也是个跨界文艺青年,做官清正廉明,为百姓所称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蕖。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担任杭州刺史卸任时写的检讨诗,刺史做了三年,临行时所带的也只是"天竺山"的两片石头,还怕因此伤了清名。

唐朝贞元年间,白居易任陕西周至县令。

他刚上任,城西的赵乡绅和李财主就为争夺一块地跑到县衙打官司。

为了打赢官司,两个不差钱的土豪争相给白居易送钱。大概是知道白居易是个大诗人,送钱还送地挺委婉:

赵乡绅差人买了一条大鲤鱼,在鱼肚中塞满银子送到县衙。

而李财主则命长工从田里挑了个大西瓜,掏出瓜瓤,也塞满银子送了来。

白居易不动声色,收下了两份“重礼”,并吩咐衙役贴出告示,明天公开审案。

第二天,县衙门外挤满了看热闹的老百姓。

白居易升堂后问道:“你们哪个先讲?”

赵乡绅抢着说:“达人,我的理(鲤)长,我先讲。”

李财主也不甘示弱说:“我的理(瓜)大,该我先讲。”

白居易脸一沉,说:“什么理长理大的,成何体统!”

赵乡绅以为他忘了自己送的礼,连忙说:“大人息怒,小人是个愚(鱼)民啊!”

白居易微微一笑,说:“本官不聋也不哑,从不喜欢有人暗通关节。来人,把贿赂之物取来示众。”

衙役取来鲤鱼和西瓜,当众取出银子,围观者无不惊讶:好别致的送钱方式。

白居易厉声喝道:“大胆刁民,胆敢公然贿赂本官,按律各打四十大板,再听判!贿银全部用来救济贫民。”

围观百姓纷纷叫好。

结语:

岳飞曾经说:“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这些唐朝诗人不仅书写了大唐的锦绣山河,也为百姓秉公断案,成为盛唐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