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年前,明代伟大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任遂昌知县五年,在此兴教劝学、班春劝农、传授昆曲,深受百姓爱戴,还创作出了传世巨著《牡丹亭》。

作为《牡丹亭》原创地,“汤公文化”是遂昌旅游金名片。在去年的汤显祖文化节上,“中国遂昌汤公音乐节”是最大亮点,国内音乐大咖齐聚遂昌,小城飞出天籁之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浙江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单位,这几年遂昌以复兴传统文化为抓手,抓住乡村旅游契机,打造县旅游IP,依靠生态优势,全局规划推动“两山”转化通道,构建“一心一廊六园”发展格局,探索农旅融合,全力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

都市快报专访

遂昌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邱根松

“我们把汤公文化与莎士比亚文化,跨越地球、跨越时代联系起来,将遂昌打造成对外交流文化样本县,打造文旅融合县域品牌。”遂昌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邱根松说。

将“汤公文化”基因烙进旅游中

邱根松:“汤公文化节”已连续举办八届,在去年文化节上,“中国遂昌汤公音乐节”是最大亮点,2008年奥运歌曲《我和你》主创团队10年后重聚遂昌,为大家带来听觉和视觉双重盛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这些音乐家会齐聚遂昌?因为遂昌亲近自然、远离城市喧嚣的环境受到他们的青睐。2013年,陈其钢等一批艺术家便入驻躬耕书院,借助遂昌的良好环境,创作音乐。其间,他们创作的歌曲都会标明原创地:中国遂昌。同时,这些艺术家很喜欢遂昌土特产品,回家后还念念不忘“遂昌味道”,成为遂昌农产品名副其实的“代言人”。

今年的汤公文化艺术节时间更长,表现形式更丰富,我们将邀请更多艺术家,结合遂昌旅游、音乐、美食等元素,打造历时一个月的“遂昌狂欢节”。

今年音乐节最大的亮点是“雅俗共赏”:除在剧院里打造高大上的音乐节外,大家还将在县城看到更接地气的街头艺术,比如非遗传承文化,啤酒音乐等。我们将打造主客共享的旅游文化经济。这些都是遂昌文化在“软件”方面的投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文化“硬件”方面,遂昌投入也非常大。投资46亿元、入围浙江省第三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的“汤显祖戏曲小镇”正在建设中,涵盖旅游集散、会展、康养、特色酒店等多方面。其中核心项目关雎文化园、杜府花园、东方街区、老年活动中心等完工后,游客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实景版的牡丹亭。

在关雎文化园里面,还将打造西方街区——以莎士比亚故乡英国斯特拉夫德市建筑风格为主,打造莎士比亚相关文化旅游业态。把汤公文化,与莎士比亚文化跨越地球、跨越时代联系起来,衬托遂昌文化,将遂昌打造成对外交流文化样板县,打造文旅融合县域品牌。

打通两山理论通道

实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

遂昌是如何依托生态优势,在实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道路上,打通两山理论通道成为全省践行“两山”理论的示范区?

邱根松:多年来,遂昌一直围绕“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理念来打造旅游产业,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遂昌每个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线路都是“两山”理论的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千佛山景区

比如千佛山景区,当初在这一带开发道路时,开发商老总发现了周边美丽风景,停止了砍伐,进行了开发。如今这里已创建成4A景区,成功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遂昌以全局规划推动“两山”转化通道,构建“一心一廊六园”发展格局。“一心”是指以县城为核心的全域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一廊”是指一条横贯东西的最美乡村休闲廊道,“六园”是指黄金旅游度假区、湖山慢生活休闲区、森林康体疗养区、高山乡野体验区、九龙原始探秘区、红色文化传承区6个覆盖全域的区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矿矿山公园

打造富有遂昌特色的旅游体系,通过合理开发生态资源,深度挖掘地域特色,推出从自然景观、矿山公园到乡村休闲、文化传播全方位发展的旅游体系,建设城市、乡村、高山全覆盖,高等级景区、特色小镇、乡村休闲度假全覆盖的全域格局,并通过文化、体育等大型活动串联成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融合创新推动“两山”转化通道。以“旅游+文化”“旅游+农村”“旅游+康养”为突破口,做强做优旅游战略支柱产业,培育“旅游+”引擎性产品,把遂昌的生态资源,转化为老百姓喜欢的旅游度假产品,向市场推出绿色创新旅游路线,既保护好绿水青山,又增强旅游经济动能。

比如有些遂昌偏僻小山村,交通条件不成熟。我们就集合一些玩越野的人,打造“浙西川藏线”,弥补全域旅游“短板”。玩越野的客人到了当地,带走了当地村庄的土特产,并开发了帐篷营地,一定程度也提升了当地的旅游业态。

借全域旅游契机

改善乡村旅居环境

全域旅游已成为丽水下一轮经济发展重要动力,通过乡村定位几个关键词:如乡村营地、休闲农场、民宿、民间文化、非遗、美食、旅游精准扶贫等,遂昌是如何以最优质资源展现目的地在文旅行业垂直领域的发展特色和突出成果的?

邱根松:借全域旅游契机改善乡村旅居环境。遂昌的乡村很漂亮,这几年通过启动小镇整治行动、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项目建设、乡村旅游资源保护、全域旅游环境百日整治大行动等行动,完善旅居配套措施,改善乡村生态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村口

比如红色王村口、甜蜜垵口、武术龙洋等村都入选全省样板。借“万村景区化”工程提升村庄条件,对当地文化、节庆进行挖掘,打造特色业态,推出黄泥岭音乐村、淤溪耕读村等一批特色景区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前村

目前全县共有55个A级景区村,占全县行政村30.2%,3A景区村有5个。

探索农旅融合,全力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把遂昌偏僻村庄打造成“浙西川藏线”,推出帐篷酒店、高山滑雪、房车营地、玻璃桥、泡泡屋等“短平快”新产品,成功串联其沿线景区、景点、村庄,带动相关产业,让遂昌旅游业态多样化,“要好玩,来遂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逸远山民宿

去年遂昌培育了一批精品民宿、主题酒店、高端度假酒店,实现五星级酒店、商务酒店、精品民宿、特色农家乐多层次住宿产品全覆盖。目前遂昌民宿金宿2家、银宿4家。

通过传统节庆活动,把遂昌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既让老百姓致富,又让农产品有价值。比如遂昌长粽,通过2017年端午节活动,卖出了60万只。我们把龙粽设计成龙舟模样,市场上供不应求。

挖掘“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带动作用。遂昌被列入全省首批三个农民旅游收入占比测算试点之一,旅游扶贫成为全国典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坪乡杜鹃花海

比如高坪乡原是一个贫困村,后来发展“避暑游”,全乡居民存款十年间从500万元增加到1个亿,实现20倍增长。印象最深的是当地2014年夏天的床位,在2013年冬天就全部销售而空。红星坪村发展民宿业,村集体每年增收20万元。2018年全县农民旅游收入占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

挖掘农旅融合内涵

鼓励村民参与旅游业态

发展乡村旅游,离不开当地百姓支持,如何挖掘农旅融合内涵,鼓励并引导百姓参与到乡村旅游中?

邱根松:鼓励村民参与旅游业态,一方面,制定一批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和老百姓投入到乡村旅游的建设中,使乡村旅游规范化,比如《王村口文旅街区奖励扶持政策》引导当地老百姓加入街区建设。另一方面,组织指导经营。例如高坪乡150余名村民成为农家乐协会会员,会员以“户户联营”方式轮流提供住宿餐饮服务,有效整合村内资源,避免农户因吃“大锅饭”引起的疏于经营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我们还推动乡贤回归创业,人才回流,比如周功斌,他原来在杭州当公务员,后来辞职下海,回来搞“浙西川藏线”。他们是新时代知识青年回乡创业典型,不仅带回来先进理念,还带来了资金,有效带动当地村民致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