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日前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明确,将虚拟货币“挖矿”活动(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生产过程)列入淘汰类产业目录。”

此文一出,迅速在业内引起热议,但奇怪的是是比特币的价格没有下跌反而上涨,发改委站在产业调整的角度去优化产业结构,但也充分给出时间让全民参与提交意见,本次意见征集截止到5月上旬,此次政策风向究竟是为什么?我们重点解读我所在的比特币行业的影响:

关于《政策》所征求意见项:在“淘汰” “落后产品设备和工艺” 中包含“比特币挖矿活动”,的积极解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政策征询意见主旨

纵观整个政策条目,显而易见,是面向对社会资源利用和产能实现上,有碍经济高速发展的落后生产行为的引导意见。

有“淘汰”即有“更新”而非“禁止”;

有“落后的设备工艺”即有“进化先进的技术替代”要求,而非“不合法的设备与生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方面理解行业政策与方向

1. 区块链与大数据云计算发展纳入十三五规划,大调已定。众所周知,比特币挖矿计算是区块链云计算不可或缺的基础体系。

自2016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及2016年12月区块链首次被作为战略性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写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通知》以来,区块链技术是明确受到我国政府接受、重视、关注,并写入“十三五”规划。比特币挖矿与矿业开采也不可能消失。

2. 国务院从未出台明确政策禁止挖矿生产。限制仅来自能源违规使用的地方性治理办法。

比特币挖矿确属重电力能源生产。行业内被治理的违规性操作包括:未获批文的私用电,滥用政府电价补贴,过度电力浪费,和尤以煤电火电过度使用带来的污染,并受到各地方以综合电价、土地、税收和环保的管理办法进行治理。而相关省市整治办认为,“挖矿”生产仅为违规耗能,并不偏离实体经济。

3. “矿场”最终都将纳入区块链和大数据云计算产业。

传统的“挖矿活动”严格上说仍属社会活动,更无从说监管。但自2017年开始,各地政府均有相关鼓励政策,有序引导“挖矿”企业纳入与转型到国家支持类的云计算。有监管是可观其未来价值,有引导是确认其有实体经济价值,“挖矿”和“矿场”是有明确的产业未来的。

4. 区块链数据超算中心是清洁载能产业代表,符合政府能源环保主题。

以清洁水电载能的超算产业园区模式是区块链云计算产业升级,以政府批文下的丽江超算园区为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如何看待这个政策

我们积极支持政策在经济发展上的科学态度。

并一直坚持更稳健的产业布局:全球分布的矿场与大数据中心;合规的国网电力;具备政府项目批文的丽江清洁水电载能超算园区投建;基于矿场算力的区块链技术价值实现(同时是通过创新POS系统,解决传统POW耗能的落地方案)…这一切相比政府所提倡的时间点,更为先觉与积极。

对于行业,我们相信在有监管有引导的情况下,在市场调控下,反而更有利于“良币驱劣币”,这是对更有实力的企业采用更先进技术的企业的保护,也是对投资者的保护。关于《政策》所征求意见项:在“淘汰” “落后产品设备和工艺” 中包含“比特币挖矿活动”,的积极解读。而且我也去提交了自己的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