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F-22和YF-23说X-32比X-35先进的人恐怕是受YF-23与YF-22的影响吧!诺思罗普与格鲁曼公司在设计YF-23时确实出了不少心血,设计人员大胆创新了战斗机的气动外形,赋予了YF-23一种未来武器的感觉,这也是今天的军迷普遍喜欢它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不代表YF-23真的就比洛克希德的YF-22好,前者的很多超前技术即便是今天的科技也无法实现的,比如说对裸露发动机压缩机的隐身处理技术、无水平尾翼的控制系统和变循环发动机技术等,因此美国军方选择稳妥的F-22是绝对正确的选择。同样的,美国选择X-35也无可厚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X-32和X-35)

YF-23凭借科幻外形和超前性能定位打动了军迷,尽管它不可能被真正制造出来,但是X-32无论怎么看都远不如X-35,这款绰号大笑猫的轻型战斗机气动外形相当违和,从它击败对手进入第二阶段的竞标后,外界对X-32丑陋外形的质疑声从未间断!我国军事专家也说过,先进的武器一定是美观的艺术品,因此X-32的外形影响了外界对它的评分是不争的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注意X-32用于遮蔽发动机的唇片)

X-32的内部设计也过于自我,连美国军方都一致看好的升力风扇设计,毫无疑问是垂直起降战斗机的最佳选择,升力风扇最早出现在1988年海军陆战队提出的垂直起降战斗机项目,该计划虽然夭折,但是麦道公司顺势开发出了升力风扇起降方案如下图所示:它基本解决了AV-8B鹞式战斗机的所有缺陷,因而受到美国军方甚至是AV-8B的发明者英国人的赏识,这是10几年后X-35和X-32竞标中大家普遍接受的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波音的设计师偏偏我行我素,他们认为升力风扇会额外增加战斗机的重量,从而大幅降低战机的其它性能,也不利于对成本的控制,因此波音做出了最终导致它失败的选择,放弃大家都喜欢的升力风扇,改为与AV-8B鹞式战机类似的矢量喷管技术,这几乎把AV-8B鹞的全部缺点都给搬了回来!因此在最后竞标过程中,海军陆战队第一个否决了X-3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X-32的发动机与AV-8B鹞如出一辙)

其实,波音的考虑不是没有道理,就连最早提出升力风扇的麦道公司也放弃了这个设计,不过并没有挪用AV-8B鹞的中置发动机和矢量喷管设计,而是采用了类似苏联雅克-141的升级发动机设计,其实就是把升力风扇换成独立的小型喷气机,产生向下的动力。麦道的这个选择比波音还要惨,它原本遥遥领先的设计方案大有希望夺冠,但却被军方抛弃甚至沦落到与波音合并的下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麦道的方案类似苏联的雅克141)

但是,这种设计的缺点就是结构死重不利于降低造价,而且喷气机向机身下方喷射的灼热气流对甲板的伤害极大,同时热气流的氧气含量太少,被地面反射后再被发动机吸入将大大降低发动机的功率,由此引发灾难性的后果,对装备安全和甲板后勤来说都是致命的!而坚决采用升力风扇的洛克希德X-35一路顺风!尽管风扇的缺点也不少,迄今为止进度最慢的F-35就是垂直起降的B型,美国军方甚至提出终止这个型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洛克希德的设计理念就是用户就是上帝,根本不考虑任何可能的后果,F-35战机完全就是按照军方要求做出来的,而军方未必能够准确评估技术风险,垂直起降型的F-35B使用升力风扇后纸面数据确实让人满意,但是技术可靠性并不是很高,以至于成了F-35家族第一个坠机的型号。麦道认为:升力风扇是由发动机压缩机转轴驱动的,这就需要一根高转速传动轴,想要保证它能安全工作几乎不可能,至少需要多年的技术攻关,而F-35采用的这种需要时间公关的技术还有很多,导致问题不断一再延期,尽管它都是军方钦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意升力风扇的传动轴)

洛克希德原计划采用鸭翼布局,但是借鉴到F-16设计师的名言:鸭翼最好还是装在对手的战力上,洛克希德果断放弃,转而采用大三角翼无平尾设计,看下图就知道采用三角翼的X-35与波音的X-32很相似,但洛克希德经过分析又认为它难以满足舰载机的需要,因为美军唯一的大三角翼舰载机道格拉斯f-6仅仅服役了8年就退役了。因此洛克希德又变更设计,给X-35加装水平尾翼几乎成了F-22的简化版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F-35的演化过程)

而波音公司一直守着科幻的大三角翼不放,随后海军也提出了性能指标修正,一下子将波音的X-32推向万劫不复,海军要求舰载机的载油量从3.6吨提高到4吨,着舰速度也要进一步降低以满足甲板降落的安全性需要。波音这下子慌了,它的大三角翼设计本身就有升力不足的问题还没解决,为了装填更多油料已经把机翼做的非常厚实,甚至导致无法折叠!面对海军对性能要求的进一步提高波音感到大难临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做成原型机的X-32)

尽管波音提出了将三角翼改为大后掠翼,同时加装水平尾翼的新设计,基本就是从科幻回归了正统,气动外形与洛克希德X-35如出一辙,但是它的两架原型机已经开始组装了,新设计根本就来不及了。波音提出,试飞阶段的X-32仍然采用原先的三角翼与平尾设计,到量产阶段再采用类似X-35的常规布局,尽管军方没说什么,但美国议会和广大军迷都对它失望透顶了,最终落败恐怕连波音自己都不觉得意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新设计的X-32进气道和机翼都变了)

要说X-32比X-35的优势,就只有波音为报YF-23一箭之仇的积极性,X-32的首飞比X-35早了将近一个多月,后续试飞更是领先对手6个月有余,这都是波音急切夺冠的心情导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因为原型机做的太快了,最终回归常规布局的X-32来不及制造,而科幻版的X-32又不能满足海军的起降要求,波音为了抓住订单干脆又做了一架常规布局版本的全尺寸模型,但最终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它还是没能挽回败局!下图展示了X-32的外形变化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X-32的科幻与常规两个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