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出生的时代,清政府正处于最动荡、最危急的阶段。

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西方列强不断入侵,强取豪夺,大清帝国逐渐沦落为半殖民地;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战争几乎耗尽清政府的内力;天地会起义、贵族各族人民起义、云南回民起义、四川李永和蓝朝鼎起义、陕甘回民起义亦令清政府浑身发痒,顾头不顾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61年,清政府在一系列的战争中逐渐认识到洋枪洋炮的威力以及重要性,新派人士掀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富国强兵的洋务运动。并配备设立了南洋、北洋大臣,后来靠淮军起家的李鸿章就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李鸿章依靠淮军起家,自然知道军队的重要性。所以对军事设备、军事人才特别上心,经常从国外购买武器设备,并派大量留学生出国学习军事。并于1883年创办北洋水师学堂,1885年创办北洋武备学堂。

李鸿章是段祺瑞人生中的第一位贵人,虽然段祺瑞被李鸿章赏识有着运气、人情关系的成分,亦有李鸿章私心的成分,但不可否认他的能力也确实出众!

贵人想拉你一把,如果你没有努力的伸出手,想拉也够不找你!

21岁的段祺瑞已经在山东淮军军营呆了4年多,由富少变成穷小子的他并没有自暴自弃,反而更加努力的在做事、学习。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武备学堂开始招生的时候,身为淮军人的段祺瑞自然有资格报名参加。并成功考入武备学堂炮科,成为了学堂第一批学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段祺瑞读过8年书,军营大院生活过7年,军营工作过4年,之前家族长辈很多都是淮军将领,本身底子也算很好;况且后来家道中落,父母双亡,生活压力比较大,想要翻身出头,重现祖父段佩的荣光,也只能好好表现,好好学习了!

所以在北洋武备学堂学习期间,段祺瑞学习非常用功,孜孜不倦,每次考试都能够名列前茅。正是这些扎实的学习基础,才有了他不久后技惊四座的表现!

李鸿章对武备学堂的教学成果非常重视,就抽了一天时间到武备学堂考察学习成果。学堂就安排举办马科、步兵科、炮科的军事演习。上午天气不错,马科、步兵科演习成果不错,李鸿章大为舒心,准备下午继续观看炮科演习。

没想到,下午天色大变,乌云密闭,竟下起了雨,海面上也风浪滔滔。炮科实弹演习,就是要击打海上的活动标靶,难度本身就大,现在天色昏暗,风浪不断,标靶都若隐若现,演习难度就更大了。这种天气学员们没把握,教习心里也没底。

山顶上搭的临时观战棚都被风吹的呼呼响,学堂教习以风大担心李鸿章的身体为由,想要取消演习,但李鸿章此时观看的兴致正浓,认为小风小雨不算什么,况且真的打起仗来会因为风雨停战?继续演习!

众人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果然,前几门炮轰轰打了数发炮弹,浪花倒是挺大,然而却没有一发命中标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鸿章脸色当时就变了,满脸怒气,“朝廷给学堂投入这么多银子,连个炮都打不好?”扔下望远镜就要走,刚一转身,听到有喝彩声。回头拿起望远镜一看,最后有一门炮轰轰轰三炮接连命中标靶,标靶被打的粉碎!李鸿章这才平复下刚刚的怒火,脸上挤出些许欣慰。武备学堂的总办、教习也才松了口气,挣回了点面子。

最后三炮全部击中标靶的炮手,正是段祺瑞!

而段祺瑞的能力、运气、人情关系以及李鸿章的私心,都在此时展现出来了。

年轻的段祺瑞正是因为这三炮,立马得到了见李鸿章的机会,并让李鸿章对自己的背景有了明确的了解。

三发三中,精通军事,此为能力;与李鸿章同为安徽合肥人,老乡,此为运气;祖父段佩、堂叔段从德等人均为淮军将领,祖父还是剿捻功臣,李鸿章正是靠着这早一批淮军将士的功劳起家的,听到这里自然心生偏爱,此为人情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清时期,在军事政治方面,各个派系明争暗斗,都在培养自己的势力。最出名的有,湘军集团、淮军集团、湖广集团等。中国自古以来,拉帮结派的首选都是拉拢重用老乡。李鸿章也不例外,也四处网络安徽老乡以扩张自己的势力,安徽合肥人丁汝昌也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被李鸿章提拔为北洋舰队的提督。如今,又碰到一个能力、资质、背景都非常符合自己心意的老乡段祺瑞,李鸿章自然就非常中意,于是就对段祺瑞大加赞赏,认为他是一个可造之材,让手下记下了段祺瑞这个名字,此为李鸿章的私心!

也正是基于李鸿章的中意,段祺瑞籍籍无名的军旅生涯,即将迎来质的飞跃!

1889年,军事极其落后的清政府准备派5个人去德国留学,学习先进的军事制度以及技术。这些人学成归来自然会成为军队的重要人物,清政府也担心这些人回国后不受控制反受其害,对留学生的审批非常严格,必须层层审批。

当5人名单递交到李鸿章手中时,李鸿章心中顿时不悦,因为这5个留学生中,有3个是山东籍,只有2个是安徽籍!李鸿章想起了北洋武备学堂的小老乡段祺瑞,于是大笔一挥,除掉了1个山东籍的学生,把安徽籍的段祺瑞加入了留学德国的名单!

25岁的段祺瑞因此有幸进入德国柏林军校学习了一年半,学业完成后,其他4人回国,李鸿章又特批段祺瑞1人继续在德国克虏伯炮厂实习半年,并先后两次给他写信,叮嘱他认真学习德国的先进军事技术。克虏伯炮厂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军火制造商,李鸿章此举已然是要重点栽培段祺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李鸿章即将步入苟延残喘的最后几年,但他给予段祺瑞出国留学的机会,足够其成栋梁之才,翻身崛起。也正是他出国留学所取的先进军事理念,让他在日后的北洋新军中大放异彩!

学成归国的段祺瑞,又将面对什么样的处境?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