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孩子感知到未来是属于“人工智能”的时代,最近我带着孩子看了不少机器人及高仿人类的机器人视频及报道。
基于“教育要面向未来”的教育认知,我希望能将未来“机器人与人共存”的世界观早点植入她的意识中,从而早日激发起她学习科学和探索未来的兴趣。
因为随着我对人工智能及人工生命科学的学习和了解 ,我越来越相信有一天我们的大脑会被植入“芯片”或者以其他某种方式来帮助我们人类扩充我们的大脑存储及运算能力。
这绝不是科幻小说更不是危言耸听,不管你相不相信这一天的到来,我们都必须先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电脑已经成为人类最强大的“外脑”。
人之所以有别于动物就是因为人是会思考的高级动物,思考是理性行为,是大脑的推演逻辑行为,是唯物主义思想,而计算机的运算方式就如同人的思考方式。
我曾经把电脑比喻成人脑,而电脑本来也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天才们,模仿人脑而发明创造的一个工具,所以电脑可以进行逻辑运算(相当于人的逻辑思考),可以存储海量信息(相当于人的记忆)。
那说到这里我想请问大家,我们使用的电脑是否需要不断升级系统,升级软件来升级运算能力?我们的电脑是否需要不断升级硬件来扩容,来存储更多的信息?
答案是需要的,有点电脑或智能手机常识的人都知道,那反观我们自己,我们必须得承认我们大多数人都不如那些发明电脑和做电脑软硬件升级的顶级天才们,但通过使用他们发明的电脑和智能手机我们最起码可以明确一点。
我们也需要持续的升级我们自己的大脑。
可是我们想想我们自己有多久没有深入的思考过高难度的问题了?有多久没有植入新的概念、新的理念、新的思维、新的思想了?这样下去还能跟上这个时代吗?
在文章开篇我提到了随着未来人工智能和人工生命科学的发展,人类必会持续借助“外脑”来提升人类的运算能力和存储能力,只不过目前这个“外脑”就是电脑,没有跟人脑合一,但我相信终有一天,“外脑”一定可以跟人脑进行有机结合,成为我们人类身体的一部分。
那在此我也不再继续畅想和推演,因为大量的人工智能和人工生命科学家们正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他们一直在寻求破解之道,我相信这一天的到来只是时间问题。
那在这一天还没有到来之前,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先持续升级我们自己的大脑,只有不断升级自己的大脑,我们才不至于被已经走进我们生活的“机器人”所替代。
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是,要么从事人工智能相关工作,要么从事艺术和精神思想文化相关工作。
而不管你是从事人工智能亦或是艺术精神思想文化相关工作,你都需要深入研究并开发你的大脑。生物进化论告诉我们,残酷的社会现实一直不曾改变,那就是“没有脑的人”或“大脑开发不够的人”一直在被“拥有超级大脑的人”所替代和消灭。
发问力是什么?
那么我们该如何开发和升级大脑呢?我认为开发和升级大脑需要先从培养一个人的“发问力”开始。那什么是发问力?发问力就是通过强大的发问能力来全面开动大脑思考的能力。很多人不会思考,不善思考就是因为可能从小就被废弃了发问能力。
前段时间,我5岁的女儿连续问了我两个很高深又很朴实的问题,有一天早上吃饭的时候她突然问:“什么是幸福?”,没过两天她又突然问“为什么1+1=2?”
第一个问题是人生哲学问题,因为以前针对“幸福”这个问题我思考和探究的比较多,所以我跟她简单的分享了我的“设计你的平衡人生,早日享受幸福生活”这篇文章中的人生理念。
第二个问题是世界级的数学问题,这确实难到了我,这个问题表面看是个很幼稚甚至可笑的问题,但我并没有回答她,我只告诉她这是一个爸爸也不会的数学科学问题,我们可以去电脑(外脑)上搜索一下答案,为什么1+1=2?
针对女儿可能无意识的提出这两个问题令我非常吃惊,所以我特别赞赏了她,表扬她真会问问题,很有做哲学家和科学家的潜质。然后从这以后我开始有意识的鼓励她多发问,多问问题,多思考问题,因为“发问”是揭开世界一切秘密的万能钥匙。
通过这件事,我发现孩子天生的发问能力,真是天才才具备的发问能力,孩子从会说话会思考开始,就会有很多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所以这就对做父母的要求极高,父母如果不博学,不懂的为孩子找答案,就没法给孩子正确的回答,反而有可能自以为是的给孩子输入了错误的认知;父母如果没耐心,就可能抹杀了孩子爱发问的天性。
相反,如果父母有智慧,就可以借孩子爱发问的成长阶段鼓励孩子和引导孩子多发问,让孩子成为一个发问力极强并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为什么要培养发问力?
在培养孩子发问力这一块,我们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父母迫切需要向世界上智商最高的民族犹太人学习,他们全民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
“To ask quesitions,to come with new ideas”,
在犹太人看来,没有好的问题,就不会有新的想法,也就不会有新的解决方案,这个世界就不会变的更好。
所以为了培养发问力,他们会有很多方式和方法,比如逾越节在犹太家庭聚餐时,他们会让家庭的每个成员都来问问题,而且会让最年轻的孩子最先问,这是他们的传统,正是这样重视发问的传统让这个民族成为世界科学领域最杰出的民族。
曾经我在网上还看过这样一篇文章:“美国老师这样讲灰姑娘的故事”,我看完后大受启发。
那位美国老师根据灰姑娘的故事内容就把几个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做答,从而引发学生们对于做人、做事道理的深入思考,细细品味后我觉的这样的教育方式真值得我们每一个父母借鉴。(可以电脑搜索阅读下)
因为一直在研究思维,在前几天我写的一篇名为“别让缺乏系统的学习思维成为你持续成长的绊脚石”的文章中,我也说到“学习”的“1”的思维,也就是学习的本质思维和核心思维是“问”。
所以为了深化这一认知,我再次提出“发问力”这一概念,在此我强烈呼吁大家重视开发和培养自己以及孩子的“发问力”,在我看来“发问力”不仅决定了一个人的深度和高度、还有广度(一个人智慧的多寡),它甚至还将决定一个家族和一个民族的未来。
一个人不曾问过“我是谁?”,他怎么会去探索生命的起源和终极归属?
一个人不曾问过“什么是智慧?”,他怎么会去思考和研究什么是智慧?智慧在哪里?如何获得智慧?
一个人不曾问过“什么是真理?什么是真相?”,他怎么会有求真的追求,他怎么会有打破砂锅,刨根问底的精神?
一个人不曾问过“我的一生该如何过的更有意义?”,他怎么会去研究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他怎么会去研究世界上那些伟人的成就和经历?
一个人不曾问过“世界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未来的机会在哪里?”,他怎么会对未来有一个清晰的感知,他怎么会有远见卓识,他怎么能做好个人或孩子或企业的发展规划?
所以比起不会思考更可怕的是不会发问!
于是我就一直在思考有没有一套可以快速和持续训练人们发问能力的方法和体系呢?
如何培养发问力?
我在“别让缺乏系统的学习思维成为你持续成长的绊脚石”这篇文章中分享过两套万能发问法,大家可以去学习,同时今天我再更具体的分享几个技巧帮助大家培养发问能力。
第一个方式是质疑法。也就是不论遇到什么,不论看到什么,不论听到什么,你就问自己这是真实的吗?我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证明这是真实或是虚假的?......
第二个方式是静思法。每天给自己安排30分钟至1个小时的时间,专注发问和思考问题,你可以问自己面临的困惑如何解决?谁可以帮助你解决?也可以随意向自己发问跟自己有关的一切,天马行空任君发问。
第三个方式是时空切换发问法。从宏观看微观,从微观看宏观;从过去看现在,从现在看过去;从未来看现在,从现在看未来。比如:针对某件事,站在你个人的角度有什么好处和坏处?站在社会的角度有什么好处和坏处?站在国家的层面抑或人类的层面有何好处和坏处?
你还可以问某件事去美国做怎么样?去朝鲜做怎么样?去月球上做会怎么样?这件事如果3年前做了会怎么样?这件事如果不做或做10年后,100年后会怎么样?
第四个方式是人物角色身份切换发问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考方式,所以换人物、换角色 、换身份、换职业发问,当你学会换身份换角色思考问题,你会变的更加圆融。比如针对某件事,你的家人会怎么看会有什么反应?这件事如果是发生在某某身上,他又会如何处理?
第五个方式是看伟人传记法,所有的伟人都是发问的天才,他们不仅善于发问,更在于有锲而不舍的解决问题的精神,我们通过看伟人的传记就可以看到伟人的思考模式,看到他们曾经提出过哪些问题?他们是怎么提问的?他们又是如何解决的?
这些伟人有科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军事家、政治家、企业家、投资家、还有神学家等等,你此生想在哪个领域有所成就和贡献,就去看看那个领域的伟人是否有传记或代表作品,在他们的作品里他们都曾经提出过什么问题,他们为什么这样发问?
当我们开始学着去发问,并有意识的去培养自己的“发问力”,我们的发问开关就会被打开,而一个人的发问开关一旦被打开,他就会慢慢的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那此时我相信有的朋友会说,其实只要想就都是问题,但有时不是因为不会发问,而是一大堆的问题解决不了,当问题太多时又该如何解决呢?
那这时我们就必须学会对问题进行分类,按问题的轻重缓急去排序,首先解决最重要最紧急的问题,再解决最重要又不紧急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核心方式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流程化,标准化。
同时我还想说的是人的思考行为是件很神奇的事情,人一旦进入高能量的频率时,就时常会突发奇想,甚至突然顿悟,正所谓日思夜想灵光乍现,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意念所在能量自来,这就是人类永远会比电脑或者机器人高明的地方。
那对于在逻辑和分解推导能力上有欠缺,也就是解决问题能力还不行的人,我建议可以去学习下编程,编程是最科学的逻辑,也是最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凡是有编程思维的人,都是善于解决问题的。
正如文章开篇我说到未来是人工智能的时代,而人工智能的基础学科是什么?是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科学分软硬件,软件层面就是编程,所以我认为未来编程将会成为人们的必备技能之一,就像今天的开车技能一样。
社会一直在发展,所以“文盲”就会一直被重新定义,以前不识字的叫文盲,后来不懂英文的叫文盲,再后来不懂操作电脑的叫文盲,那未来在人工智能时代,在大数据时代,不会编程,不懂的数据分析的必然也是文盲。
所以我也为女儿制定了她的成长规划,现在5岁的她每天都要花1个小时左右学习汉字和英语,然后7岁在有大量的汉字和英语基础时就可以开始学习计算机语言,也就是编程,在陪伴孩子学习英语和编程的同时,我也跟随她一起学英语学编程,一起成长。
我想也只有这样,在人工智能即将全面到来的时代,她才能更好的跟上时代的节拍,而这也正是我对未来社会发展趋势发问后的一个决策结果,因为我过去经常发问未来的趋势是什么?未来的行业机会在哪里?
所以发问是一切的开始,我们每个人的的大脑都需要植入一套“发问力”程序并不断升级。
人与人的差距在于思维,而思维的差距在于发问。
所以为了避免不被人工智能时代所淘汰,请抓紧培养自己还有孩子的“发问力”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