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左传·昭公八年》,征信一词来源于此。

民国时期经济学家王维骃称:“征信事业虽非自我国所始创,然各钱庄之有征信或信用调查甚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征信”被广泛用作“信用调查”的同义词是在民国初期。

1915年,国民政府财政部公布《银行公会章程》规定,“征信所”为银行公会应办事项之一。

1918年8月,上海市银行公会出版之《银行周报》刊登《说“征信所”》,详细介绍“征信所”:“征信所在日本名称为兴信所,英名Mercantile Agency,即调查个人之财产信用及营业状况,而报告于银行或商业业者之机关也”。

工商征信所和私家侦控社也有很大区别。近代上海的私家侦控社,以1934年11月成立的万国侦查所最为著名。万国侦查所营业内容为“调查一切秘密事件,兼代收账款”。

1932年6月,在章乃器等人积极组织之下,由前期成立中国兴信社主要成员发起,组织了中国第一个民间征信机构“中华征信所”。

我国现代征信业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

1991年,中国人民银行在深圳开始试点贷款证制度。经过11年发展至2002年,全国第二次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现代征信业发展开始步入正轨。

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银行信贷征信服务中心。

2005年,115家城市商业银行实现与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全国联网。

2006年,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正式运行,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实现全国联网查询。

此后,征信业迎来大发展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至2018年8月末,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累计收录信贷信息33亿多条、公共信息65亿多条,为2542万户企业和其他组织、9.7亿自然人建立统一的信用档案;接入各类法人放贷机构3900多家,日均查询企业信用报告29万多次、个人信用报告477万多次。

不过,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目前运行的央行征信中心的个人征信系统覆盖人群和覆盖维度还远远不足。

我国目前的征信以银行征信信息为主,当居民与银行进行金融服务,发生关联,才可能被涵盖进征信信息报告中,银行的服务,大致上是开户、借贷款、信用卡、消费金融服务等。在这种情况下,维度比较窄,信息来源也比较窄,覆盖人群不足。

国外的征信体系也是以银行行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但却在不断完善,并且国外的征信体系覆盖人群足,关键在于信用卡。

国外信用卡普及率高,与之相比,我国信用卡普及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央行数据,2017年末,我国的信用卡累计发卡数量共计7.9亿张,人均0.57张,人均持有信用卡数量较低。而美国共有约15亿张信用卡,人均持卡量超过5张。美国信用卡普及率接近100%,日本信用卡普及率达96%。

数据显示,央行个人征信记录覆盖率为35%,而美国个人征信渗透率则达92%。从征信人均查询来看,美国人均5.79次,我国0.35次,查询量仅为美国的6%。

在此背景下,监管部门也在不断改进创新。央行的新版征信报告已经在试运行,并且将于今年5月正式面世。

对于银行来说,新征信能查询到的信息更全面;对于用户来说,能隐藏的信息越来越少,个人金融信息越来越透明化、公开化。

一方面,国家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在很多方面实现了全国联网与互联互通,使得个人重要信息归集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的发展,让个人信息更趋完善,征信维度具备了多元化基础,并且开始采纳民间征信。

2015年人民银行同意芝麻信用、腾讯征信、前海征信等八家机构进行个人征信业务准备。经过两年多的积极探索,八家机构联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共同组建了市场化的个人征信机构——百行征信有限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新版征信报告的还款信息更全面、记录时间跨度更大。此前,还款记录为两年,逾期记录保存5年。在新版切换之后,还款记录与逾期记录都统一到5年。

在目前的个人征信报告中,已销户的都不会显示还款记录。而新版征信报告中,销卡也有还款记录。据悉,以往部分客户在发生严重违约后,最终采取销户的方式来“洗白”征信报告。未来,新版征信报告会让这些“黑历史”无处遁形。

近几年,随着居民杠杆率的上升,越来越多的个人将借款主意放在了信用卡上,并且催生了黑产“信用卡套现”业务,网络上随处可见“pos机套现”的广告,甚至还有人专门去帮人刷卡养卡,不断获取更高的额度,以便更好的套现,用于还债或者非法经营,背离了信用卡用于个人日超消费的初衷。对于银行来说,这是很大的风险敞口。而且,信用卡的逾期记录确实越来越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央行发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高达880.98亿元,环比增长16.43%,这环比增幅之大为近十多年来少有,仅次于2016年一季度的20.46%。

10年前的2008年,这个数字还不过是32.78亿元,5年前,这个这一数字也仅有226.17亿元。

10年翻26倍,现在仅一个季度的逾期增量就相当于2013年一整年的整理,这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有效识别“信用卡套现”,降低银行信贷风险,新版征信报告新增“还款金额”,增加展示“最近半年月均应还金额”,意味着“拆东墙补西墙”“以卡养卡”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陌生人社会,与过去的熟人社会、熟人经济不同,未来将会出现越来越多与陌生人合作的机会,而与陌生人合作的基础,就是大家都拥有着良好的个人信用记录。

当你的信用记录不好,也就意味着你将失去很多机会。

为此,也请适度消费,量入为出,不要以卡养卡了,以卡养卡,获得的是蝇头小利,失去的将是无限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