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处处皆学问,只要多一份细心,你就能学到很多的东西。同时,在做事方面细心,于细心之处下工夫,这样才能显出你的功力来,也让你看问题看得比别人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细心留意,你能发现别人眼中没有发现的东西,也能发现身边每一个成功的机遇并好好地把握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佗是我国著名的医学家。他医术高超,不仅因为他自小聪明,最重要的是他能够细心学习,刻苦钻研。东汉末年,战争频繁,民不聊生,又碰上瘟疫流行,百姓死伤无数。华佗的父母也在这场瘟疫中失去了生命。华佗非常悲痛。他痛恨那些官僚没有一个来关心民生疾苦,也很气恼没有一个医生能治好那些得瘟疫的人。因此,他立志要做一名好医生,为天下的贫苦百姓治病。

华佗七岁那年,听说有一个姓蔡的名医,医术非常高超,他决定前去拜师。他背起行囊,昼夜兼程,找到蔡大夫。但是,蔡大夫收徒很严格,不仅要有学医的志向,还要人聪慧。因此,他每次都会出一些题考那些拜师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天,蔡大夫指着门前的一棵大树说:“你们要拜师的话,先把树顶上的叶子取下来。不能用梯子,也不能爬树。”那些来拜师的人听后,面面相觑,有的来回走动,还有的唉声叹气。只有华佗一人围着那棵树仔细观察。突然他一拍脑门,叫了起来:“有了!”他向蔡大夫要来一根绳子,接着在墙角找了两块石头绑在绳子的两端,抓住绳子的一端朝树顶的枝条猛抛上去,接着把绳子一放,树顶的枝叶就飞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大夫见了,高兴地称赞:“好办法!”蔡大夫欣然收了这个徒弟。蔡大夫收华佗为徒后,并没有立即教他医术,而是让他每天早上打扫院子,上午把草药碾成碎末,下午煎制药汤,一碗一碗给病人送去,一直忙到半夜才能入睡。华佗从来不抱怨,而是每天认真观察,从中学习。过了两个月,蔡大夫问他:“华佗,你来这里多久了?”华佗恭敬地回答:“师父,徒儿来这里已经两个月了。”蔡大夫又问:“那你这两个月学到了什么?”

华佗说:“虽然师父没有直接教我医术,但我每碾一次药,我都看这些药是什么,尝尝它们是什么味道,分辨药方是怎么搭配的。每次送药给病人,我也会观察这些病人的症状,分析什么程度的症状要吃多重的药。还会问他们的感觉,吃了药后有没有好转。”蔡大夫听了大喜:“嗯,真是细心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此,华佗一面帮师傅做一些基本工作,比如,称药、送药,一面跟着师傅出诊。每次出诊他都认认真真地记录师傅的诊断过程,细心地观察病人的症状,分析师傅所开的药方、药量。对那些要跟踪治疗的病人,华佗的观察更是仔细。不仅观察他们病情的变化,还看蔡大夫所开药方的变化。

蔡大夫见华佗如此细心认真,勤奋好学,更加喜爱他了,他把自己所藏的医书全拿出来给华佗看。有了这些医书,华佗万分欣喜。白天他跟随师傅看病出诊,晚上就抱着医书认真研读。但是他并不满足,仍不断学习,亲自采药,细致地试验药性。

仔细、好学、坚持,终于造就了一代神医——华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知己知彼,该出手时再出手

要想探知对方的底细就需要耐心细致地调查,不花费一段时间是不行的,没有捷径可走。只要对对方了如指掌,在要害处一击,他们就只有束手就擒的份儿了。知己知彼,主动权永远把握在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