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一个繁荣的,开放的,包容的鼎盛时期。同时诗歌——唐诗这个时候也达到了一个顶峰。唐诗按照时间的跨度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初唐有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盛唐有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还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都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自孟子“观于沧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难为言”)。在唐朝诗歌达到顶峰的一个朝代,盛唐的李白,杜甫的诗歌是那样的开阔,那样飞扬,那样的浓厚,那样的沉重,就已经惊艳到我们了。但是韦应物在唐诗的历史,还是不能不谈。韦应物韦家家族是一个贵族世家。在唐朝时期,祖先曾经做官做到了宰相的位置,民间流传着“城南韦杜,去天五尺。”这里的韦杜指的是韦待价,杜如晦。他们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可是官场如同战场,局势总是瞬息万变。韦待价做到宰相之后被贬。等到韦应物出生的时候,家室衰落,已经是很清贫了。韦应物,出生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十四五岁就入宫做了唐玄宗的侍卫。古代皇帝的卫兵都是从贵族,世家里边选的,因为这样的人比较忠心,值得信赖。天宝年间,安史之乱,长安沦陷。唐玄宗逃到了四川。这些侍卫们都走散了,没有人跟着玄宗入蜀。这个时候韦应物有一首诗《逢扬开府》,诗如下: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持樗蒲局,暮窃东邻姬。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猎时。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武皇升仙去,憔悴被人欺。读书事已晚,把笔学题诗。两府始收迹,南宫谬见推。非才果不容,出守抚茕嫠。忽逢杨开府,论旧涕俱垂。坐客何由识,惟有故人知。安史之乱之后,太学恢复。韦应物进入太学读书。杜甫“七岁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可韦应物二十多岁才开始学习写诗。《周礼》中说,学诗要学“兴、道、讽、诵、言、语”。韦应物从小没有学诗,后来才“把笔学题诗”,所以他的五言比七言好,古体比近体诗好。这一切都是有意的,学陶渊明,学谢灵运。他的诗也影响了唐朝后期的一些诗人,比如李贺。李贺在自己的很多诗歌的创作中都多多少少有韦应物的影子在。我们现在提起韦应物,就是他的山水自然诗,最有名的一首就是《滁州西涧》。其实不然,这只是说明我们大多数人对他的了解还是不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韦应物韦应物学诗比较晚,各方面都做了尝试。后来苏东坡写了两句诗,“乐天长短三千首,却爱韦郎五字诗。”韦应物的在五言诗的成就要比七言高的多,我们今天主要讨论的是他的生平,其他的作品大家可以去读读,此处暂且不提。后来广德元年出任洛阳丞,大历十年前后任京兆府功曹参军。后来又担任过滁州刺史,江州刺史,苏州刺史。贞元七年罢职,寄居苏州城外永定寺,贞元八年(公元788年)去世。后人称他为韦江州,韦左司,韦苏州。直到今天,保留下来的他的诗歌大概有五百六十多首。山水图赵先生认为,韦应物和中国历史上大多数的文人一样。从最底层开始,虽然他的家族之前很显赫,但是到他出生的时候已经没落了。从最底层开始读书考取功名,到最后的辞官归隐。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不得志的成分在的。但是这些经历也成就了他的文学创作,所以到今天我们还能看到这么多的优秀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