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罚单来了!18日深夜,天津市网信办公布了对视觉中国的最终处理结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六十八条第一款,对其做出罚款30万元的从重处罚。对于这个结果,绝大多数网友并不买账。有人大呼“如此重罚,毫无痛感”,有人揭底“还没有他们一次碰瓷入账多”。更诡异的是,或许为了给广大投资者吃下“定心丸”,视觉中国前脚收到行政罚单,后脚就在公告中特别强调:上述处罚决定不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不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相对照之下,人们对于处罚过轻的失望感更为强烈。的确,从重处罚与30万元,这样的“搭配”让人颇感意外。不妨回看这纸罚单,不难发现有关部门对视觉中国的处罚事由,主要是其图片标注有害信息,对用户发布的信息未尽到安全管理义务。倘若就法论法,对于类似违反《网络安全法》该条款的行为,从重处罚的顶格就为50万。以此观之, 30万的罚单似乎不算太少。但问题关键在于,此番视觉中国成为众矢之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其图片标注信息有害,“自我授权”、碰瓷维权才是其饱受诟病的焦点所在,违法收益与违法成本严重不对称才是引爆舆论的导火索。近些年,内容生产空前繁荣,图库交易平台迎来春天。各家网站早期的盈利模式均以卖图为主,如今随着竞争白热化,曾经的合法维权大有转向诉讼狙击之意,“维权式销售”也逐渐成为平台盈利的大头。就拿视觉中国来说,公司上市5年来,公司业绩直线上涨的同时,诉讼案量也一路飙升。据统计,过去5年中,视觉中国涉及官司近万件。其中,仅2018年旗下两家企业裁判文书总量就达3348件,比2017年增长了45.31%。这种版权诉讼的商业模式,对上市公司总收入的贡献率达到了81.81%。特别是2013年之后,随着“鹰眼”等图片追踪技术的发展,图片维权变得愈发容易,有业内人士感慨:一个销售员努力维护客户的年流水(几十万),基本和打一个版权官司的收益相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视觉中国只收到了30万的罚单,但事情远远没有结束。目前,已经陆续有知名人士爆出要反诉,如果大量反诉汹涌而来,这显然够其喝上一壶。再考虑到主流媒体宣布进军正版图片市场,坐地生财的图片生意也增加了更多变数。尤其是随着大家版权意识的觉醒,哪家图片商再任性妄为,只怕收到的就不再是轻飘飘的罚单了。来源: 长安观察流程编辑: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