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鉴于这样一种形势,中方在谈判桌上的态度开始逐渐强硬,明确表示如果英方继续拒绝任命正式谈判代表并授予其相关权限,那么就将中断谈判。英方自然也意识到,如果谈判破裂,那么“紫石英”号的解决就彻底无望,因此识时务的英国绅士立即转变了态度,7月28日,克仁斯送来布朗特致袁仲贤的备忘录,这份备忘录还附有一份换文稿,如果中方同意这一换文稿,那么就将授权克仁斯为正式谈判并赋予其相关权限。同时布朗特还提出,如果不能就此备忘录和换文稿达成一致,那么他本人愿意乘军舰从香港直接到镇江,亲自与袁仲贤谈判。

虽然在备忘录和换文稿中,英方还是继续坚持不认错的立场,坚持是一场“误会”。但是布朗特第一次如此干脆地承诺授权正式代表,甚至愿意长途颠簸亲自前来镇江,无疑是一种真诚恳切的姿态,令中方非常鼓舞。因此当天中午,袁仲贤设宴款待克仁斯一行,席间宾主气氛融洽。

由于布朗特提出这一备忘录距“紫石英”号的出逃,非常接近。因此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英方蓄意安排掩护“紫石英”号出逃的烟幕弹,但笔者以为,“紫石英”号出逃完全是克仁斯临机决断,布朗特虽然已经将是否突围的最终抉择权交给了克仁斯,但他并不了解“紫石英”号的具体情况,更不会知道克仁斯最后是否会选择突围,因此虽然事实上英方的整个谈判很大程度上都是为掩护“紫石英”号出逃的烟雾,但要说布朗特的备忘录是蓄意安排的,还是比较牵强的,也不客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1时许,从镇江驶往上海的客轮“江陵解放”号从“紫石英”号旁边经过,经过多日观察,克仁斯知道每晚21时许都有从镇江开往上海的客轮经过,这是掩护“紫石英”号突围的绝佳机会,所以立即下令砍断锚连起航!——砍断锚连既可以比正常起锚节约时间,又可以避免产生起锚时的巨大声响,又快又安静自然是偷走的最佳选择。然后全舰实行灯火管制,并把大块帆布挂在上层建筑上,以改变军舰的外部形态。

“紫石英”号刚刚起航,就被岸上的监视哨发现了,并立即向镇江前线司令部及三野司令部报告,但是通讯线路由于台风影响,很多受损线路还未修复,因此由三野司令部下达的沿江炮兵进入临战戒备的命令未能及时传到各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4时,驻上海的三野特纵接到了“紫石英”号东逃的通报,特纵司令陈瑞霆担心台风刚过,通信线路可能会有耽误,特意派作战参谋乘吉普车从市区前往吴淞要塞和部署在长江边的炮12团,传达全力以炮火拦截“紫石英”号的命令。这两个单位立即进入一级战备,尤其是炮12团(就是在4月曾与英舰进行过炮战的炮6团)尽管在江边的阵地都被台风冲毁,但仍立即将火炮拖入阵地。至7月31日凌晨2时,吴淞要塞和炮12团都完成了作战部署,探照灯不断向江面扫视搜索,观察哨也是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江面,但是直到天色大亮,甚至从江阴追击的汽艇都到了,也未见到“紫石英”号的踪影,难道“紫石英”号飞了?

原来当“紫石英”号于4时许到达崇明岛西北的海门附近江面,这时克仁斯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断,走崇明岛以北的北航道!长江出海口被崇明岛分为南北两个航道,南航道江宽水深,一直是长江出海口的主航道,而北航道江面狭窄弯曲,水浅且多暗沙,甚至连航标灯都没有,平时只有当地的小船通行。克仁斯之所以选择北航道,因为他知道如果走南航道必定要从吴淞要塞的炮口下经过,吴淞要塞不仅有大口径火炮,还有江阴要塞所没有的探测与照明设施,可以说已经满身创伤的“紫石英”号根本不可能从吴淞要外炮口下逃脱。走北航道,表面上看很是冒险,而实际上却是相对安全的,这是克仁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策,如果平时走确实很危险,航道情况比较复杂,但目前由于台风刚过,水位高涨,“紫石英”号完全可以安全通过,再加上英国军舰长期在长江航行,对长江出海口的水文地理情况已经是了如指掌,因此走北航道也就没有多大危险了,于是“紫石英”号便高速从北航道东驶。由于“紫石英”号实行灯火管制,速度又快,所以在北航道接连撞沉了2艘帆船,而急于逃命的“紫石英”号哪里还顾得上别人,径直疾驶而去。

8月4日,在“和谐”号护航下,“紫石英”号回到香港,英国为其组织了极其隆重的欢迎仪式,炮舰开道,2艘消防船在左右护卫,消防船同时以全部水枪向上空喷射,形成壮观的水幕。“紫石英”号进入太古船厂进行修理,居然在弹药舱里发现1枚没有爆炸的105毫米炮弹,如果这枚炮弹爆炸的话,势必引起弹药舱里的弹药连锁爆炸,其后果必然是将整艘军舰炸成碎片——这令舰员不由惊出一身冷汗!抹去冷汗后不无解嘲地将这枚没爆炸的炮弹称为“上帝的小玩具”。在香港进行基本修理后于11月返回英国本土德文波特船厂大修,1950年7月修复再度返回远东参加朝鲜战争,1952年7月返回英国并编入预备役。1956年,该舰在影片《扬子江事件》(Yangtse Incident)中扮演自己,但在拍摄过程中受到的损伤比实际炮战中受到的损伤还要严重,不得不中断拍摄而由同级姐妹舰“喜鹊”号接替拍摄。1957年1月除籍解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舰水兵素质也相当专业,第一个自然是克仁斯,谈判中忍辱负重,在突围过程中更是表现非常优秀,事先准备周密,做足了功课,被大港发现先不还击以免暴露,过江阴关闭轮机航行,到海门选择北航道,可以说是都是决断英明,出色完成了将“紫石英”号带出困境的艰巨使命,因此事后获得优异服务勋章(Distinguished Service Order),也是当之无愧。“紫石英”号副舰长威士顿重伤之后不顾军医离舰治疗的要求,坚持带伤留舰指挥,直到克仁斯到来为止,敬业精神堪为典范。“紫石英”号上的其他水兵,尤其是留舰的77人仅占编制人数的40%,一个人干两三个人的活,不仅不动声色修复了轮机,而且不经试航就一路疾驶直抵长江出海口,水兵的表现可圈可点。远东舰队司令布朗特始终不委任正式代表,从而使谈判在技术层面就被搁置。而在最后关头不与海军部、外交部联系就授权克仁斯伺机突围的全权,最终总算替皇家海军挽回了几许颜面。

以施蒂文为代表的英国外交人员在事件中表现也是不俗,对形势的分析判断以及对高层的建议都非常准确与合理。而自告奋勇前往解放区的三等秘书尤德,也展露头角,在此后的岁月里长期在中国工作,1974年至1978年任驻华大使,后来一直升到外交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