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的旅行都想与你同在,清明假期这个小可爱,要在万众期待之中现身啦~

小编已经按捺不住自己,敲敲敲期待的小心脏了,鉴于假期只有三天,远处的景点暂且要泪眼朦胧地说再见,近处的热门景点又即将被人山人海充斥,相信不少人肯定也在因此而烦恼吧。

可外出旅游总得做点功课,搜索虽易,但面对海量信息总是无从下手,机智的小编咨询了一下“当地人”,从而精选出这8个景点,风景美到不行,重点是人少,人少,人少!

苕溪渔隐 丝绸之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湖南岸这块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世界重要农业遗产”桑基鱼塘起源于春秋时期,核心区域面积1007亩。桑基鱼塘将蚕桑业和渔业养殖巧妙结合在一起,塘养鱼,埂地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喂鱼,塘底淤泥肥桑,由此构成相互依存的循环生态模式,成为世间少有的美景,良性循环的典范,更是野奢的生态旅游爱好者的不二天堂。

这里不仅出产最好的湖丝,也是古丝绸之路真正的起点,是江南渔桑文化的典型代表。

京杭商埭 繁盛古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流经古村的大运河畔外巷埭商业街曾经是繁华的商业口岸,建于明清时期,沿河而建廊下街,南北走向,全长五百余米。鼎盛时期,各类店铺商行集聚,彩云楼、今夜月、泰源堂、百乐堂、正泰店、丝行、鱼行、米行和轮船码头等,店号林立,商贾云集。

湖州的丝茧、太湖的水产从这里运往杭州、上海和更远的北方,高亢的船笛与扁扁渔舟不时交集在宽阔的河面上,连接着一代代荻港人多少乡愁、多少期待与等待。

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元茶馆原名「聚华园」,有着上百年的历史。茶馆简朴,但乡情浓厚,主人潘平福接手至今已有四十余年。自几十年前将其更名为一元茶馆后,这里就一直是古村最热闹的地方,可谓“一元伊始积川品茗人间无限温馨,满堂灌注南苕谈笑尘世多少风声”,各种消息一早就溶解在茶香、烟气和卡卡的剃刀声中,加起来几千岁的老人们已经将这里当成了自己第二个家。

如今,老茶馆的前堂作为原乡文化单元进行彻底的修缮保护,在不改变茶馆原本陈设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原始状态。而后堂的复建重新增加了戏台和文化讲堂,重现茶馆的昔日景象,增加人与人的互动,让文化有场所呈现与传承。

内巷三瑞 鸿远雅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村内巷沿弯弯的小河有着长长的商业廊桥,名门贵胄和市井商家分庭共处,为商为儒,耕读传家,传承着亘古不变的江南风流古韵和忠孝礼义仁智信的儒家思想。

而荻港三十六堂之一的鸿远堂,建于清朝光绪六年(1880年),主人朱芳淦,字五楼,紫阳朱熹后裔,逸闻因幼年赤脚投亲闯荡上海,后发达成为上海钱业公会首任会长,故称「赤脚财神」,可谓声望甚隆。其另一身份是国民党元老陈果夫的岳父。

据传朱五楼资助清廷重建北洋水师,慈禧赐四品黄马褂;亦在孙中山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上有所贡献。鸿远堂门前有大石元宝一只,客厅掛立对联两行:「远水振家声,文山传书胄」。荻港三十六堂,堂堂有传奇,朱五楼只是其中之一。

秀水春色 烟雨江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荻港古村中明代修建的秀水古桥曼妙的曲线倒影在清澈的内河里,桥身纤瘦如柳,线条优美,桥上莲花宝座和顽皮的狮子古韵盎然,每当烟雨时节,丝丝柳芽和古桥倒映在如镜的水巷上,就是一幅江南水乡婀娜多姿的水盈盈画卷。

南苕胜境 积川流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村南苕胜境中自古就有“长寿桥上走一走,保你活到九十九”的谚语,桥头的“积川书塾”已经有六百年的历史,鼎盛时期的二位状元和百多位文魁,代表着古村家族曾经的希望和骄傲,也传承着智慧修炼的长寿之道。

南苕胜境中还有嘉庆御笔「玉清赞化」御碑亭、太子少保朱珪的「积川书塾记」碑亭和御书额恭记碑等古迹。回廊环绕着楼台亭阁,环境非常优雅。

瘦狮塔影 演教夕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总管堂三位总管大人的事迹还不时被村民传颂,门前宋代石狮纤瘦的背影依然可以透过梧桐倒影在红墙上,当年的偷面故事在千余光阴的流逝中被定格,如今仍在照看着古镇走向未来的风华,这里就是古村历史的真实写照。

文化大旗 薪火相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于「文革」初期(1967年)的这座大礼堂,平梁砖瓦结构,是当时的集体活动场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等标语,显现「火红年代」的典型历史印记。

如今以老时光、忆往昔、新文化为概念,乡村历史重塑和轻奢艺术改造让大礼堂成为运河状元古村的思想策源地。当代艺术元素,通过在地性的手法创作,传统匠艺、先锋艺术、逛古集、快朵颐、寻民艺,一切如此自然地在发生。

既不用挤进人群拥挤喧嚣,又可以放空心情感受文化风韵之美,这些荻港美景正等待贵步踏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