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200多万名自闭症儿童,每年预估新增十万名,若按照每名自闭症儿童均身处于一个三口之家来计算,则至少影响到了600多万人的生活、学习与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体系的完善,自闭症逐渐被人们理解和重视,但对于大多数普通群众而言,“自闭症”仍然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即使听说过这个疾病,也容易望文生义,对自闭症存在许多误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误解,有人认为自闭症儿童都是天才,不需要特殊的教育与支持;因为误解,有人对自闭症儿童敬而远之,拒绝他们进入普校学习;因为误解,自闭症家庭受到了排挤,生活环境令人担忧。

对自闭症的误解不但成为了文明社会不和谐的杂音,也加大了自闭症群体融入社会的难度。刚刚过去的第十二届世界自闭症关注日的宣传口号是“消除误区 倡导全纳”,倡导社会大众消除误区,创造条件接纳自闭症群体,使他们融入社会,创造自己的价值。

与此不谋而合的是,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邰丽华、王璟等政协委员以及王欣会人大代表等均提出了关于提高自闭症/特殊儿童参与融合教育并维护基本权益提案,以切实的行动提升自闭症家庭的社会地位,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他们最大的障碍是融入社会,而最大的愿望也是融入社会。

导致自闭症儿童难以融入社会的关键问题,便是自闭症的核心症状之一——人际交往障碍。正因为病症导致孩子沉溺在自己封闭的世界中,无法与常人进行正常的交流对答,才导致了自闭症儿童的人际关系不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神经科主任、广东省脑发育与脑病防治学会自闭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罗向阳教授创立的自闭症BTR整体策略中,坚持以“实现融合”为自闭症儿童康复的最终目标。

在帮助自闭症儿童实现融合的过程中,除了需要社会的理解和创造接纳条件以外,自闭症儿童的康复干预课程也需要适当地为未来融入社会作出调整,以家庭、社会、自然等环境为主要教学场景,以集体课为载体,以游戏课为主要方式,针对自闭症的核心症状,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与社会规则。

由于训练场所不再是空洞的教室,而是仿真家庭模式,并且由单纯的老师指引也变成了家长同时辅助,仿真的生活环境与熟悉的人物,除了可以减少孩子对参与干预学习的排斥感以外,还可以帮助孩子把训练效果延续到生活中,从而帮助孩子建立起友好的自我关系、与人关系、与环境关系,在社会上搭建起社交的桥梁,帮助孩子实现融合。

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当自闭症家庭在此道路上辛劳前行时,不仅需要社会的理解与扶持,还需要有创新的理念、正确的指引和科学的指导。我们相信,在广东省脑发育与脑病防治学会自闭症专业委员会的带领下,自闭症BTR整体策略将会惠及更多的自闭症及相关儿童,帮助更多特殊儿童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