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镜最早以礼器的形式出现在商代。春秋战国时期,才逐渐成了一种生活用具,但仍然是只有王公贵族才可以享用的奢侈品,当时的百姓如果想看看自己长什么样,只能以水为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武帝击败匈奴后,为中原和西域各国的交往扫清了道路,丝绸之路逐渐兴起。西域各国,印度,中东甚至古罗马的商人,从世界各地来到了长安,汉代的长安城真正发展成了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当时的汉朝,国家强盛,四夷归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青铜镜就是在这一时期,真正走进了寻常百姓的家中,成为一种寻常的生活工具。汉代的铜镜材质坚固,质地优良,铜镜背部通常刻有铭文。铭文的内容有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的,比如“尚方作镜四夷服,”也有为自己的铸镜作坊打广告的,比如“王氏作镜真正好”,“朱氏明镜快人意”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近年来出土的一面东汉铜镜,上面的铭文却出乎了人们的意料。这面铜镜的铭文不是短短几个字,而是一段话:“青盖作镜,四夷服,多贺中国人民富,云雨时节五谷熟”。这面铜镜纹饰典雅,雍容华贵,其中中国人民富几个字更是极为少见,让最早发现它的人啧啧称奇,甚至有人怀疑这是一面穿越者所造的铜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仔细思考,其实并不奇怪,中国二字最早出现在一尊西周的青铜器上,相对于四方的夷狄,用以指代中原,华夏。中国人民四个字最早出现在西汉,它是司马迁所创的一个词,史记中有这样一句:山西、山东、江南、塞北等地物产,皆中国人民所喜爱。

所以东汉的铜镜刻有中国人民富也就不足为奇了,它表达了当时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后来,这面珍贵的铜镜被命名为了“汉代中国人民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