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说到苻坚了,作为四世纪中国最著名的皇帝,他的名字常常和魏孝文帝、忽必烈、康熙等北方少数民族帝王之列。而作为一个功败垂成的英雄,他比后面那些皇帝收获了喜欢怜悯弱者的中国人的更多的同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桓温一样,苻坚也是中国成语的重要生产厂家。光是那场惊天动地的大战,他就为后人留下了“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脍炙人口的成语,也有人据此嘲笑苻坚,说他太过自负,以至于有淝水之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人觉得苻坚太过妇人之仁,因为他对别人实在是太好了。无论是本族的氐人,还是原住民汉人,以及姚氏的羌人、慕容氏的鲜卑人,他都以恩幸相接。结果最后,这些人全都造了他的反。

总之,作为四世纪唯一一次彻底统一中国北方(包括华北、西北、西域)、却又速兴骤亡为天下笑的人,苻坚留给后人的是一个无限令人惋惜、却又争议不断的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一切,本来是不应该发生的。这倒不是笔者要为苻坚翻什么案,是因为苻坚他本来是没机会做皇帝的。

苻坚也是氐人,只不过和建立成汉的李特不同——后者属于巴氐,来自重庆;而苻家则时代居住于甘肃,是典型的西北汉子。西晋末年,天下大乱,苻坚的祖父苻洪也被氐人推举出来作为保土安民的首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此时苻洪和更西陲的前凉政权采取的战略也差不多——墙头草,谁拳头硬谁就是老大。甚至在石虎去世以后,苻洪、苻健父子还短暂地接受过东晋的招安。直到公元353年,东边的冉魏被消灭,祖宗几代都臣服晋朝的慕容俊都开始称帝的时候,苻健才在长安称帝,国号大秦。

说了这么多,却和苻坚没啥关系,因为他爹不是长子,而苻洪也没把位子给他爹,而是伯父苻健。而苻健也不是没有儿子,所以也不可能把帝位给苻坚。因此,当苻健去世、苻生登基的时候,苻坚也不过就是个东海王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要是在之前的汉朝或者是之后的唐宋元明清,一个宗室王爷是翻不起什么风浪的。不过这是魏晋南北朝,还是十六国时期,诸侯王起兵换皇帝太正常了,尤其是苻生这种暴君。

皇帝残暴,那臣下就会有想法,尤其苻坚还是苻生的堂弟,都是一个爷爷,自然想法更多。而苻生赏罚不明,对扫平姚氏羌人的苻坚等人有功不赏,反而还在酒醉后对侍婢说要杀掉苻坚兄弟。这就逼得手里握有兵权的苻坚发动政变,废杀了苻生,自己成了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这个故事中,有两个值得玩味的细节——一个是刚刚提到的,苻生的侍女把他要杀苻坚的消息传递给了苻坚;第二个则是苻坚一开始要让自己的庶兄苻法来做皇帝,苻法却以自己是庶出为由,坚持要苻坚继位。

再加上苻坚等人以下犯上、以宗室废杀皇帝,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这件事一定是有预谋的,或者说至少苻坚在苻生身边是有眼线的。因为作为宫闱之中的侍女,能大晚上跑去告诉苻坚兄弟皇帝要杀他们,如果不是关系铁到一定程度,人家犯得着么?

其次,此时的氐人汉化程度虽然不够,但是相比别的民族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因为他们在面对皇位的问题上,已经知道用“嫡庶之分”来作为理由(具体是借口还是真心实意不得而知,请诸位自行判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氐人的统序依然是谁拳头硬谁当老大,尽管他们汉化很深。因为无论如何,废杀皇帝都是僭逆之举,对于汉人来说都是不可接受的。君不见,南方的桓温以姑父的身份,只是废了一个皇帝,甚至都没杀他,就被千万人指责为有篡逆之心;而苻坚杀了苻生以后,却没受到多少指责?

这一现象其实在整个十六国乃至北朝都屡见不鲜,前有刘聪杀兄、石虎杀侄,后有宗爱、宇文护杀二帝、高氏家族自相残杀二十余年。说到底,草原文明的基因依然深刻地镌刻在这些名为皇室实为单于家族的人的染色体上——只要能干掉老大,你就是老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怎样,苻坚总算是继位了。然而此时的他所面临的却不是一个治平之世,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火坑。

尽管苻氏家族已经在西北地区经营了半个世纪,但是并不代表他们就是关中的老大。苻坚继位七年以前,他的爷爷苻洪就被人毒死;而苻健在位期间,又被东晋狠狠打了一下;至于苻生在位的三年,更是把关中给折腾的民不聊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此时的前秦,外部环境也绝不友好——除了南边在桓温的带领下正蠢蠢欲动准备北伐的东晋以外,东边的前燕也正是崛起期,并且已经在苻生时期打过前秦好几次了;而在西陲,除了前凉正在意图东进以外,其他民族如仇池等,也正在对前秦有着领土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