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中有记载:《明统一志》一书中说,“宛平县产石,黑色而性不坚,磨之如墨。金时宫人多以画眉,名日眉石,亦称黛石。”

《帝京景物略》中也有记载记载:“画眉山产石墨色浮质而腻理,入金宫曰眉石,亦曰黛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西北方向有个太舟坞村,村东北有座山,叫做画眉山。这山不高,也不大,圆圆乎乎的像个乌龟盖子。有的古书上还写着“南有峨嵋,北有画眉”,这在温泉一带是流传很广的话,也是常使这一带人感到自豪的话,把这儿和峨嵋山相媲美。以前,这山上有座古庙,上层是玉皇顶,中间是三王殿,下面是药王庙,层层殿阁,金碧辉煌。每年四月烧香季节,这里人来车往,非常热闹。
  山上绿树葱茏,画眉山上产黑石,质地细腻,称为黛石,金朝时曾采黛石为宫女画眉,故此山被称作画眉山。

画眉山在《红楼梦》中也有典故,据红学家分析,当年曹雪芹给林黛玉取名,也是受了画眉石的启发。曹雪芹当年在白家疃小石桥附近居住时,正是写《红楼梦》的时候。

在《红楼梦》的第三回中,在写到宝黛初次见面时,宝玉问了黛玉的名字以后,又问表字,黛玉说“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个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好。”

根据《古今人物通考》上记载所述,“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更妙?”宝玉见到黛玉时,最先注意到的就是她的眉、目:“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而画眉要用黛石,黛石就是黛玉。可见,由于黛石诱发,曹雪芹才酝酿出“黛玉”这个富有性格特点的名字来。画眉山的黛石又因其“磨之如墨”,故能制成墨和砚台。据研究北京西郊的史地专家张宝章先生介绍,黛砚虽不如端砚之坚硬精致,却也玲珑剔透,古色天香,特别是它乃黛石雕成,更让人浮想联翩,爱不释手。

如今的画眉山被打造成了社区公园,坐落在翡翠云图附近,能满足社区居民的休闲娱乐活动,成为社区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画眉山也因为它美好的历史典故给他添加了神秘而向往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