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方的孩子对雪充满了向往,对于大草原有着同样的憧憬。“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羊”,晴空万里,碧绿的大草原茫茫不见边际,一群群牛羊时而停留时而奔跑,出没在草原、沼泽、上坡之上,牧民骑马跟随着羊群,日出放羊,日落归家,在蒙古包里烤着火炉,喝着马奶酒,吃着羊肉,美好的一天如此短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从认识了草原这种地理环境以及游牧民族的生活状况,对草原的想象一直在我心中。看了李娟的关于草原生活的文学作品之后,更是对探访游牧民族热切期盼。

这次蒙古航空开通了广州直飞乌兰巴托的航线,使草原的距离拉得如此之近,只需要四个小时就能穿越到这个美丽的国度。没想到我的第一次草原之旅是在蒙古国。

飞机从凌晨起飞一路向北,五点多的时候看着窗外天际线出现了橘色的霞光,把黑色的天空照出了深蓝色,明亮的月亮还高挂在天上,在飞机上看美丽的日出成为这趟航班的标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晨到达乌兰巴托国际机场,蒙古的春天寒气未退,前几天冷空气刚过,气温有回暖,走到机场外,在蓝天白云下迎着微风,很清爽的感觉。厌倦了广州阴雨天气,落地乌兰巴托,心情格外愉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草原想象变成现实

蒙古地处亚洲中部,是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国土大部分被草原覆盖,北部和西部多山脉,南部为戈壁沙漠。这里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全国320万人口,将近一半人口生活在乌兰巴托,还有约30%的人口从事游牧或半游牧。在蒙古,草原生活当然是最有吸引力的旅游项目。

重走成吉思汗的足迹

蒙古国一直将成吉思汗视为本民族的骄傲,草原上当然少不了成吉思汗的故事。离开乌兰巴托,我们一路前往草原深处,寻找成吉思汗的足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天的蒙古大地还在沉睡,草是金黄的,树木还没有发芽,姿态各异犹如装置艺术,河流冰封,这几天天气回暖,草原上的浅滩沼泽已经能看到流水。路上不时出现蒙古包、牧民、羊群、马群,所到之处像一幅大自然的油画,镜头不足以表达眼前的风光,相比绿油油的草原,这种暖色调更有诗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汽车穿越草原,突然看到远处一尊雄伟的雕像映入眼帘,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金属雕像,成吉思汗骑马雕像,高达40米,共使用250吨纯钢铸造而成。战马精神抖擞,成吉思汗手持金鞭,一往无前。据传说,这座历史性建筑的位置正是当年铁木真年少时在乞颜部发现金鞭的地方,从此开始了他的伟大历程。游客登上这座雕像的马鬃位置,可以俯瞰雕像周围营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雕像底座是一个博物馆,还有餐厅、会议室、小礼品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蒙古包是草原民族的传统居所,自古以后都占据人们生活的重要地位,我看完成吉思汗雕像,继续前进,去到13世纪蒙古民族文化风情园。这里生动地展示了蒙古帝国时期游牧生活和风俗文化,园区设有蒙古营账区,军营、大汗营,还有经书营、工匠营等各种当时工作生活情景空间再现。游览其中,仿佛时光倒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里可以坐上宝座,感受大汗风采。

做客牧民家

游牧文化是蒙古的文化精髓,成吉思汗足迹无不跟游牧相关,这种文化延续至今。我们进入了特勒吉国家公园游览就一直感受到这种文化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勒吉国家公园是肯特山脉中的一处自然保护区,公园内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巍峨的群山、茂密的森林、潺潺的河水,还有三友洞、乌龟石等自然风光,刚才游览的两个景点也是公园的一部分。除了这些景点,也有很多牧民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离开13世纪蒙古民族文化风情园打算去牧民家做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我们的车经过一片沼泽地,见到羊群越来越多,出现了几个蒙古包和一些板房,牧民家就在前方不远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车后,我们到牧民家做客,牧民热情的接待了我们。这是一户传统的牧民家,蒙古包也是传统的构造,木架加毛毡搭建而成。中间放置炉子,用牛粪生火取暖,要煮锅可以放到炉子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蒙古包中间正前方是尊贵的座位,平时属于男主人的,被视为尊贵的客人也会被邀请同坐,左右两侧放着几个精致简洁的矮柜,上面摆放着家族流传的物品和照片之类,接着柜子两侧放着床,床的后面挂着有着民族特色图案的毛毯,既能装饰环境又有保暖的作用。整个蒙古包布置得井然有条,色彩温暖,很有家庭气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奶奶和孙子正在家中,女主人也跟着我们回来了,他们欢迎我们的到来,给我们拿出了地道的自制牦牛奶茶、面包和黄油酱,我们喝着奶茶心里暖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牧民一家的气色都很好,欣然答应了我们的合照邀请。拍下这张照片的时候我心想,小孩子长大的时候还会游牧吗?他们现在的生活是欢乐的,但是现代社会的发展也改变着牧民的生活方式。据预测,可能五十年后就不会有人从事游牧了。不管怎样,小孩子有着更多可能性的未来,也将是更快乐的一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蒙古包出来,发现其他家人正在抓羊绒,天气开始回暖,羊绒会逐渐脱落,是时候帮羊卸掉“厚毛衣”了。羊绒是牧民的重要经济来源,蒙古是羊绒生产大国。羊绒是生长在山羊外表皮层,掩在山羊粗毛根部的一层薄薄的细绒,入冬长出来,春夏回暖后会自然脱落。这种绒极其保暖,是保证羊能顺利过冬的“毛衣”。所以这个时候卸掉“毛衣”可舒服了,你看它就乖乖地躺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牧民家不只是养羊,还有牦牛和马,所以在这里还可以骑马,要体验“马上有钱”?就不要忘记上马的时候带上钱了,哈哈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没有发现这里的马特别俊,出发后还有一匹老马一边守护着,一只神奇的狗也来带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牵着走不好玩?还有“全自动”的马可以骑,马背上的人估计心里有一万匹马在奔腾,却要假装镇定,放心,这里就是有那么乖的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住蒙古包

到大草原上当然要体验牧民的生活,今晚住传统蒙古包,传统蒙古包就是包内设有火炉取暖,而没有设置卫生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离开牧民家太阳开始下山了,我们到了GURU蒙古包度假村,这里的传统蒙古包,有双床房、三床房供选择,春天不是太冷,用火炉取暖已经足够,如果更冷的季节,还可以开电热毯,还有地热供暖。蒙古包内没有洗手间,公共洗手间距离有远有近,如果是冬季,夜晚要上厕所的确会有不变。当然,喜欢体验传统文化的住这种地道的最好,如果想要更方便的也可以选择在不远处的豪华蒙古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草原上,怎么能不吃烤全羊呢,今晚我们品尝了最地道的石头烤全羊,用滚烫的石头放到羊肚子里,里外都能加热,一岁大的羊最香嫩美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吃过烤全羊后,乐队给我们表演了传统的蒙古民族乐曲,之后大家穿上蒙古传统服装到户外围起了篝火载歌载舞,度过了一个欢乐的草原夜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草原的夜空漫天星斗,几乎每个方向都能拍到星空,可惜设备准备不足,未能拍到最好的效果,如果你是摄影爱好者,别忘了带足装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勒吉国家公园内有很多蒙古包度假村,其中TERELJ STAR蒙古包度假村是2018年9月最新开业的豪华蒙古包度假村,除了有公共卫生间的普通蒙古包,还有独立卫生间的豪华蒙古包,有24小时热水和WIFI供应。还可以在直径20米的蒙古包餐厅里享用蒙古特色餐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蒙古包餐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通蒙古包房的公共洗手间。

寻找野马

蒙古是一个生物多样化国家,牛羊随处可见,但最有名气的是普氏野马。据史料记载:公元1226年左右,成吉思汗在行军途中所骑战马被一群野马惊翻。身经百战的战马被一群野马惊到的正是普氏野马,后来成吉思汗就带着这种强壮的野马征战沙场。普氏野马体型健硕, 体长2.8米,身高1米以上, 体重约为300公斤,形似家马,但额头没有“刘海”,鬃毛短而直立,马尾呈束状;四肢短粗,常有2-5条明显的黑色横纹,小腿下部呈黑色,俗称“踏青”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氏野马曾经濒临灭绝,胡斯太野马自然保护区在国际保育人士的协助下,1992年从荷兰、乌克兰引进20匹蒙古野马进行草原培育,后来又从澳大利亚、瑞士等国先后引进蒙古野马,现在这里的野马也超过250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护区的野马已经完全融入到大自然当中,寻找野马要看运气了,我们到保护区吃过午饭后,坐上了越野面包车深入保护区。一路颠簸前进,大概过了20分钟,向导发现了野羊,他把望远镜拿下车架好,我们跟随下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野生动物很机警,见到人类活动就会离开,我们不能靠得太近,尽管和野羊相隔几百米,显然他们发现了我们,在慢慢往山上走,我赶紧换上望远镜头拍下珍贵的照片。不过实在太远,镜头不足以把它们看得很十分清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野羊的体型,跟在牧民家看到的完全不同,这些羊更壮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野羊慢慢走远了,我们上车继续前进,又见到了一群野鹿,野鹿跟野羊不同,它们一动不动地在晒着太阳,享受着自己的悠闲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了野羊和野鹿我们既开心又担忧,我们的目的是寻找野马,不会无功而返吧。又经过了十分钟,在一条小溪旁,向导叫司机停车。原来野马就在前方,我们兴奋地下了车。远处有4匹野马,有两匹在低头吃着干草,两匹的头紧紧靠在一起。它们的生活是自由自在的,我们不愿打扰它们,都放低说话的声音,就远远的观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了许久,我们看到又上方的山坡还有一群野鹿,野鹿总是那么淡定呀,感觉是在列队看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完野马我们心满意足地往回走,越野车颠簸得更欢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斯太野马自然保护区远不止今天看到的景色,保护区深处还有森林、河流,地表多样化,还有更多动植物,夏天会更美,这里不但是野马,也是所有野生动植物的天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离开度假区的路上,看到了黄牛产子的画面。在草原上,时时刻刻都有新的生命诞生,它们在自己的世代家园积极地繁衍着。

首都乌兰巴托

草原之国不只有蒙古包住,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是一个国际化的城市,也可以住在五星级酒店感受乌兰巴托的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兰巴托建城于1639年,乌兰巴托市位于蒙古高原中部,肯特山脉南端,鄂尔浑河支流图拉河畔,超过三分一蒙古人口居住在这里,是蒙古的政经、文化、商业中心。因此,想深入了解蒙古,游览乌兰巴托必不可少。

苏赫巴托广场(成吉思汗广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个国家都有一个有着象征意义的广场,苏赫巴托广场,又名成吉思汗广场。位于乌兰巴托市中心,蒙古的重要活动都在这里举行,虽然面积不大,但周围分布了国家宫(总统府)、国务院、国家剧院、芭蕾舞剧院、股票局、中央邮局、商业楼、银行等重要机构,在这个广场就是乌兰巴托乃至蒙古的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季节凉风拂面、阳光温暖,走在广场上很舒适,有当地学生到广场参加户外活动,有居民在广场的座椅上聊天歇息,也会见到一些国外游客在参观游览,一派祥和自在的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吉思汗广场中央的苏赫巴托纪念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宫正中有成吉思汗雕像,很多游人在这里留影。(注意留影不能坐在台阶上,周围的卫兵会要求删除,并且广场禁止航拍。)

蒙古国家历史博物馆

到一个地方想深入了解它的过去,就要逛博物馆,蒙古国家历史博物馆,位于成吉思汗广场西北角,这里是了解蒙古历史的最好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博物馆有三层,一层展品包括蒙古石器时代遗址和岩石雕刻,二层收藏了大量民族服装,三层集中展示蒙古游牧文化的代表藏品。博物馆展示了蒙古从人类起源、民俗、近代史等整个发展历程。

甘丹寺

蒙古大部分人信仰藏传佛教,甘丹寺是蒙古最大的寺庙,建于1809年清嘉庆14年。乌兰巴托市的前身大库伦是甘丹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城镇的。甘丹寺由第四世哲布丹尊巴所建,为专修高等经典之处,大小庙宇相连,建筑极具美感。佛教黄教领袖甘宝喇嘛就曾住在这里。寺内最引人瞩目的是世界最大的铜铸大佛,此佛高28米,全身镀金,镶嵌大量宝石,气势雄伟,富丽堂皇,是蒙古的国宝。(本人对佛像有敬畏之心,很少拍照,有兴趣的亲自到长一睹佛光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乔金喇嘛博物馆

乔金喇嘛博物馆是一个藏式佛教寺庙群,始建于1904年,于1938年改造成一座博物馆。这里包括4个小寺庙,主庙内有一座建于18世纪的镀金释迦牟尼佛祖雕像。此外,寺庙内还收藏着大量珍贵的宗教乐器,萨满教舞面具、唐卡绘画以及蒙古国末代可汗从西藏带回的226卷手抄版的《丹珠尔经》以及一全套108卷的《甘珠尔经》影印本等等,这些收藏是研究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博格达汗冬宫博物馆

博格达汗冬宫位于蒙古乌兰巴托市南郊,是蒙古最后一位国王——博格达汗之冬季居住的宫。汉藏式殿宇建筑,是蒙古末代宗教领袖吉布尊丹巴活佛的豪华住宅。里面陈列着蒙古王公贵族的华丽服饰及生活用品,各国国王贵族送给活佛的珍贵礼品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翟山纪念碑

在乌兰巴托城里游览了一遍,不禁想找一个地方从高处俯瞰整个城市,还真的有这么一个地方——乌兰巴托南部的翟山,这里可以俯瞰城市全貌,还有一座为纪念在二战中牺牲的苏维埃和蒙古国战士而建的翟山抗日纪念碑。这里成为蒙古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是乌兰巴托市民休闲散步的热门景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爬三百个阶梯才能上到山顶,转身俯瞰,乌兰巴托尽收眼底,城市被山环抱着,图拉河穿过城市。夏季的时候城市就在绿色怀抱中,图拉河也会冰破成河,两岸绿树葱葱,那时候的乌兰巴托别有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草原的向往不曾离开

去往机场的路上,我们来到了成吉思汗国际机场附近的成吉思汗大营共进晚餐。景点模仿成吉思汗行军营帐布局修建,内设蒙古包建筑、古代车载蒙古包、蒙古包群,可为游客提供骑马、射箭、就餐和住宿等服务,其实这是蒙古风情旅游度假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帐金殿蒙古包充满蒙古民族特色,正对着蒙古包门的中央位置,悬挂着成吉思汗持弓站立的木雕像。在木像下面,放着两张大大的椅子,据说是依照成吉思汗当时坐过的椅子样式仿制的。椅背上除了用毡子作装饰外,全部用黄金片镶嵌而成,整个蒙古包显得富丽堂皇,这里也是接待外宾的重要场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吃完晚饭,四天的蒙古之旅进入尾声了,春天游览蒙古意义非凡,看到了一个金黄大草原,即将结束蒙古航空的首航之旅有所不舍,直飞航线让蒙古四季游成为可能,等到山河复绿时,我还要来看看。

TIPS

1、 蒙古航空开通广州至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的直飞航线。飞行时间约4小时,每周两班,由波音737-800客机执飞,同时提供公务舱及经济舱服务。

2、 蒙古是世界第二大羊绒储备国,可以参观蒙古最大的羊绒生产厂家GOBI,工厂店买100%纯羊绒制品很实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蒙古国流通货币为图格里克(MNT),在乌兰巴托商店、饭店都可以刷卡,部分商店可以用银联,但是到度假区一般只能现金消费。

4、 蒙古包内一般不配置一次性用品,客人自备洗漱用品及拖鞋,度假村提供毛巾和浴巾。

5、 草原度假村没有医生,有急救箱,游客最好自备一些常用药品。

6、 在蒙古除了能吃到地道的蒙餐,在乌兰巴托也能吃到正宗的中餐,川菜、粤菜都很不错,蒙古火锅其实跟北京火锅很相似,所以在蒙古吃饭口味完全没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