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8~2019)》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农村宅基地空置率为10.7%,样本村庄宅基地空置率最高达到71.5%。村庄宅基地的闲置率呈现东部最高、西部次之、东北第三、中部最低的格局。另据测算,全国约有360万亩农村宅基地空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也曾表示,目前农村空置宅基地有3000万亩,相当于目前所有城市建成区的37%,比城市目前所有的住宅用地的总量还多。

农村宅基地闲置率如此之高,相信大家并不意外。

根据《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底,全国农村户籍人口56401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多达17266万人。

所以,多数宅基地处于空置状态。

资源本身不创造价值,只有利用起来才会产生价值,甚至当宅基地闲置的时候,因为会有折旧在里面,不仅不创造价值,反而还会消灭价值,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8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为59.6%,未来大概率会继续增长到70%,也就是会有2亿左右的农民进城落户。到时农村宅基地的闲置规模将会更大,我们不能让它闲置,闲置等于资源的浪费,更加脱离了农村土地改革的本质,因此宅基地退出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如何唤醒这笔“沉睡”的庞大资源,变闲置的资源为创造价值的资本,将改革红利释放到乡村振兴建设中,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课题。

其实早在2016年,国家就在探索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并且试点工作已经低调启动,试点的具体路径是:①调研宅基地空置率;②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③补偿宅基地金给农民(补偿价格挂钩当地商品房平均房价);④退出宅基地变成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⑤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通过江苏一个真实案例,来看农村宅基地变废为宝、变资源为资本的全过程。

2017年5月,江苏盱眙县开展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试点,霍山村是首批试点村之一,全村有640户农户自愿参与,涉及宅基地面积共1100多亩,平均每户拿到补偿款12.34万元。

有偿退出具体由县国有企业天源水务公司负责操作。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天源水务公司提供补偿,标准为1.7万元—2万元/亩,其中不少于70%的费用支付给农户,其余给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退出后不再享有原宅基地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承包管理权和林权等,这些权利收归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统一经营管理。退出宅基地上的房屋由具备资质的房地产评估公司评估后,另外给予补偿。退出后腾出的土地,由公司负责平整复垦成耕地后,经上级国土部门验收批准,到有关交易市场转让出售土地使用指标,每亩可得到30万元—50万元的收入,企业扣除各种成本外,所获收益继续用于农村土地整治。县里还出台奖励政策,镇里每完成1亩农村宅基地的退出和复垦,进入建设用地指标储备库,县里奖励3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施农村空置宅基地有偿退出,霍山村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村集体受益了,每位村民也受益了。

首先是村集体的受益:农民宅基地退出补偿款30%归集体所得,每亩可得5100元,全村退出共1100亩,村集体共获得561万元的一次性收入。宅基地整治复垦后,土地面积多出近500亩,加上原来的1100亩共计1600亩,公司把耕地经营权交给村里,按每年每亩租赁费800元计算,村里每年可得到120多万元稳定收入。霍山村原来是“省定经济薄弱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仅5万元,累计负债77万元,如今一下子摘掉“薄弱村”帽子。

至于农民,除了获得一次性补偿款外,退出宅基地后能专心外出务工,承包地流转给他人种植,可以得到租金。村里复垦整治土地租赁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要求优先雇佣本地农民,村民又可得到一笔务工收入。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取得土地租赁等经营收益,农户还可得到会员分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把闲置的资源变成了有源源不断利润产生的资本,所以霍山村的宅基地退出改革是一个标准的“帕累托改革”,也就是大家都受益,没有人的利益受损的改革。

祝愿霍山村的改革经验可以早日推广开来,让新农村建设的更加美丽富饶,成为城里人羡慕向往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