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来,香港知名歌星谭咏麟、许冠杰、李克勤先后在江门举办演唱会,成为人们一时关注的话题。为什么这些知名歌星愿意来江门举办演唱会?原来,这里是谭咏麟、李克勤的祖籍地,他们都是江门人。

然而,记者近日在采访中了解到,鲜为人知的是,不仅谭咏麟、李克勤祖籍江门,刘德华、梁朝伟等百余位香港明星也祖籍江门。

“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侨都”、“岭南儒城”、“武术之乡”、“中国舞蹈之城”、“后珠玑巷”……事实上,江门还有众多不为人知的文化“秘密”,是一座挖之不尽的文化宝藏。

而据了解,《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也赋予了江门市特殊使命,支持江门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余位香港明星祖籍江门

中国电影开拓者黎民伟;香港电影第一位女演员林楚楚;闻名香港早期电影导演关文清、黎北海;上世纪三十年代电影皇后胡蝶;电影明星刘德华、梁朝伟……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祖籍江门。据了解,香港的五邑籍明星多达120多位,其中女明星近半。

香港为何如此之多原籍五邑的明星?原来,1841年香港开埠后,这个小渔村迎来发展良机,因为彼此相邻,江门五邑地区人大批移民到香港,成为香港开埠之初的城市发展主力军。据香港政府档案记录,1940年代至1950年代,香港有80%人口原籍江门。时至今日,香港市民原籍江门的比例仍占20%以上,平均每6个港人就有一个祖籍江门。

记者了解到,不仅在香港,在世界舞台上,亦有不少江门人的不凡身影。比如好莱坞第一个华人女演员黄柳霜祖籍台山,是一位台山黄姓华人移民的第三代;中国舞蹈先驱戴爱莲生于特立尼达岛,被誉为“中国舞蹈之母”,祖籍江门,抗战后回国,担任过第一任国家舞蹈团团长、第一任中央芭蕾舞团团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城市孕育出32位院士

江门不仅是明星之乡,也是名人之乡。江门人尊师重教,好学成风,孕育了明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陈白沙,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国学大师梁启超和中国致公党创始人、著名侨领司徒美堂、国学大师陈垣、中国航空之父冯如、中国油画第一人李铁夫、中国新闻摄影第一人沙飞等。

你也许想不到,江门更以不到全国千分之一的面积孕育了32位院士,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江门籍的这32名院士当中,包括著名导弹控制专家梁思礼,中国近代植物分类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植物学家陈焕镛,有机化学家黄乃正,水稻遗传育种专家黄耀祥,普通外科专家黄志强等。而其中最为著名的还是“梁门三兄弟”:大哥梁思成、老二梁思永、老五梁思礼,他们的父亲是中国近代国学大儒梁启超。

江门之所以涌现出如此众多的院士和其他科技名人,据研究侨乡文化的专家称,这得益于江门市是中国第一侨乡,有众多旅居港澳及海外的乡亲,与境外人员、信息交流频繁,开风气之先。

据了解,为纪念江门五邑籍院士的杰出贡献,表达家乡对院士们的敬意,2004年10月,中国第一条以两院院士为主题的“院士路”在江门市区北新区命名,并在这条“院士路”两旁分别设立江门五邑籍院士艺术塑像,每个高两米多,由胸像、基座两大部分组成,基座上刻有院士的简介健在的院士每人还刻制了一对手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外武术教练半数源出江门

记者也了解到,江门素有“武术之乡”的美誉,发源于此的蔡李佛、偏身咏春等武术流派在海外传播甚广,弟子众多。目前,在海外的武术教练中,有半数以上来自江门地区。在元、明、清时期,江门曾出武举人565人,其中,武进士78人。而据不完全统计,江门人集武术大家所长,创新拳种有近10种。此外,江门还拥有独特的舞龙、舞狮团队……

据五邑地方县志记载,元、明、清时期,江门产生的武举人多达565人,而仅在清代,五邑地区就有533人考中武举人,其中武进士76人,包括历史上的新会邑李惟扬是康熙49年壬辰科武进士,殿试1甲第2名武榜眼,新会邑何逢春是同治二年癸亥恩科武进士,殿试1甲第3名武探花等。另外,还有11名广东省乡试魁首武解元。

历史以来,江门地区形成了以蔡李佛拳、咏春拳、周家拳、太虚拳、李家拳构成的侨乡拳文化和以独创“狮形猫步”广为流传的鹤山狮艺、新会醒狮等构成的狮文化以及由荷塘沙龙、陈山火龙、双水蕉树龙、三江游龙、司前金龙、新会龙舟、江海礼乐龙舟等构成的龙文化。

五邑大学侨乡武术文化研究专家索奇山告诉记者,五邑地区向海外移民历史悠久,近代因经济、战事、政治等原因去海外教拳传艺的五邑拳师数量众多,五邑地区蔡李佛陈享、咏春拳冯朝振、太虚拳伍德文、周家拳五虎兄弟等都有海外传拳的经历。像蔡李佛拳诞生170多年来,历久不衰,传播遍及亚、欧、美、非、澳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数百万海外弟子所认同,每年吸引大批外国弟子来江门侨乡寻宗探访。而据武术界人士反映,在世界各地的武术教练中,有半数以上的海外武术教练来自江门地区,武术“在江门与海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珠玑巷”传承广府文化

江门是重要的广府人聚集区,文化源远流长。史料记载,宋元间200多年里,珠玑巷有153个姓氏的居民陆续南迁,先后达130多次。这其中,南宋绍兴元年,罗贵率领的37姓97家从珠玑巷南迁至江门蓬江区良溪村,江门良溪古村是中原移民南迁南雄珠玑巷后,再度南迁珠三角各地以至海外诸国的第二个中转站,是名副其实的“后珠玑巷”。它是继广东南雄珠玑巷之后,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海外文化交接的一个重要中转站。2008年9月,良溪村被省文联评为首批“广东省古村落”称号。2010年1月,良溪村入选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

记者从江门市文广体旅局了解到,据统计,目前江门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06项。其中国家“非遗”项目7项,省级“非遗”项目20项,其余为市级和县区级“非遗”项目。源于江门市新会区的新会葵艺,有着1600多年的发展历史,由于它有着高超的造型艺术和精湛的编织技巧,并融会了编织、绣花、绘画、印花等工艺于一炉。早于20世纪初便扬名国际。1915年,新会葵艺获得巴拿马博览会金牌奖。2008年,新会葵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侨都凝聚侨乡文化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来自新会、美国首位华裔驻华大使骆家辉来自台山、美国首位华裔女国会议员赵美心来自新会……

记者了解到,绵长的岁月里,江门这块土地上的先民漂洋过海,缔造了世界移民史上的奇迹,400多万江门籍侨胞遍布世界107个国家和地区,铸就了“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

据了解,江门是“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早在北宋时期,江门是广州通海夷道上的“放洋”之地、国外朝贡船只停靠之地;位于台山市上川岛东面的乌猪山曾是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航标;上下川岛是葡萄牙人早期对华贸易的据点,当年分布在今天台山、新会沿海的一些卫所营寨守护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安全。其中,从明初设置的广海卫到沿用至近代的新地天主堂,涵盖了川岛、广海一带。

除了商贸往来,早期广东的华侨移民到东南亚大多也都是沿着这条海上丝绸之路过去的,江门也是如此,所以说这也是一条移民迁移之路。沿着这条道路,文化得以不断交流和融合。例如西班牙传教士方济各当年到上川岛,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沿着这条海路,汉文化也被输送到了东南亚等地。如越南现存的四位女性海神之一,人物原型就是在南宋崖山海战后蹈海的杨太后。

如今,江门市形成了以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江门市院士路、江门市星光公园为代表的华侨文化等等。

红色文化放射时代光芒

江门五邑,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华侨文化。江门更是红色侨乡,革命遗址数量可观,种类丰富,既有重要党史事件、重要机构旧址,又有革命领导人故居、革命烈士墓、革命纪念设施等。

记者了解到,刑场上的婚礼故事原型、革命烈士周文雍、陈铁军,在红旗下投入战斗,在新疆将一生奉献给革命事业的烈士林基路……他们都是江门人。此外,特别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江门是粤中区的政治中心,不少战役和重要事件都发生在这里。像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是抗日战争时期,经中共中央批准,在粤中地区建立的一支党领导的抗日人民武装。他们的战斗范围就不局限于江门,而是辐射到粤西乃至广西等地。

来源: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严建广

编辑:广州日报全媒体 谢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