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股市哀鸿遍野,股民叫苦不迭。股民们千百次的问:我赔的钱都去了哪里?为什么会有“蒸发”一说?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举个栗子。

有一个市场,有两个人在卖烧饼,有且只有两个人,我们称他们为烧饼甲、烧饼乙。

他们的烧饼价格没有物价局监管,他们每个烧饼卖一元钱就可以保本(包括他们的劳动力价值),并且他们的烧饼数量一样多。

这段时间,他们生意很不好,一个买烧饼的人都没有,甲说:“好无聊”,乙说:“我也好无聊”,此时看故事的你们也说:好无聊。

这个时候的市场,我们就称之为不活跃!

为了让大家不无聊,甲乙决定玩一个游戏。于是,真正的故事开始了。

甲花一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一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甲再花两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两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甲再花三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三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

于是在整个市场的人看来(包括看故事的你)烧饼的价格飞涨,不一会儿就涨到了每个烧饼60元。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烧饼数一样,那么谁都没有赚钱,谁也没有亏钱,但是他们重估以后的资产“增值”了!甲乙拥有高出过去很多倍的“财富”,他们身价提高了很多,“市值”增加了很多。

这个时候有路人丙,一个小时前路过的时候知道烧饼是一元一个,现在发现是60元一个,他很惊讶。

一个小时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00元一个,他更惊讶了。

又过了一个小时,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20元一个了,他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个,因为他是个投资兼投机家,他确信烧饼价格还会涨,价格上还有上升空间,并且有人给出了超过200元的“目标价”。在股票市场中,路人丙就是股民,给出目标价的人被称作研究员。

在烧饼甲、烧饼乙和路人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接下来的买烧饼的路人越来越多,参与买卖的人也越来越多,烧饼价格节节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兴,但是很奇怪:所有人都没有亏钱。

这个时候,你可以想见,甲和乙谁手上的烧饼少,即谁的资产少,谁就真正的赚钱了。参与购买的人,谁手上没烧饼了,谁就真正赚钱了!而且卖了的人都很后悔——因为烧饼价格还在飞快地涨。

那到底谁亏了钱呢?

答案是:谁也没有亏钱,因为很多出高价购买烧饼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认的优质等值资产,也就是烧饼。而烧饼显然比现金好,现金存进银行而获得的利息太少了,根本比不上价格飞涨的烧饼,甚至大家一致认为市场烧饼供不应求,可不可以买烧饼期货啊?于是出现了认购权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问了:买烧饼永远不会亏钱吗?当然不是。那哪一天大家会亏钱呢?

比如市场上来了个物价部门,他认为烧饼的定价应该是每个一元——监管出现

也可能是市场出现了很多做烧饼的,而且价格就是每个一元——同样题材股票出现。

或者市场出现了很多可供玩这种游戏的商品——不同发行商出现。

亦或是大家突然发现这不过是个烧饼!——价值发现

也许是没有人再愿意玩互相买卖的游戏了!——真相大白

然而,如果有一天,任何一个假设出现了,那么这一天,有烧饼的人就亏钱了!那谁赚了钱?就是最少占有资产,也就是烧饼买的最少的人。

这个卖烧饼的故事非常简单,人人都觉得高价买烧饼的人是傻瓜,但当我们再回首看看我们所在的证券市场,这个市场的某些所谓的资产重估、资产注入何尝不是如此?在ROE高企,资产在高溢价下的资产注入,和卖烧饼的原理其实一样,最终谁最少地占有资产,谁就是赚钱的人,谁就是获得高收益的人。

所以作为一个投资者,应当理性地看待资产重估和资产注入,看到别人的忽悠要理性对待。面对在高ROE下的资产注入,尤其是券商借壳上市、增发购买大股东的资产、增发类的房地产等等资产注入的情况时,一定要把眼睛擦亮再擦亮,慎重再慎重。

因为,你很可能成为一个持有高价烧饼的路人。

入行十几年,我见过无数意气风发的投机者,也见过无数种死法。

炒股赚钱三大要点

一、保住本金

股市风险和收益成正比,应把本金安全放在首位。投资大师巴菲特说:投资股市第一是安全;第二还是安全;第三是牢记前两条。本金是种子,没有种子便无法播种,更无法收获。

在投资市场上,保住本金比赚钱更重要。可以说,股票投资前最应该先考虑的就是如何不亏损,保住本金,然后考虑如何盈利。如果本金没有了,那赚钱只能是空谈。

任何一场战争,要获得胜利都得靠实力。实力强的,胜算便大。如果将投资市场比作战场,那么,资金就是投资者的实力,实力越强,可能的收获也会越大。

二、顺应市场

经验显示,市场自己会说话,市场永远是对的,凡是轻视市场能力的人,终究会吃大亏。

股市永远是对的,错的永远是我们,我们不能够改变世界,唯一能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我们只有唯唯诺诺、谨小慎微地看着股市的脸色,才能在股市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股票市场上,不管人怎么预测,都有可能是错误的,只有市场才会给出最正确的答案。例如,在中国石油上市前,有多少人在吹嘘“‘中石油’是亚洲最赚钱的公司”,预测股价会不断上涨,可结果如何?高位买入者惨遭套牢,最后股价却跌破了发行价。还有,人们都看好“奥运会前的行情”,可结果又如何?出现了A股市场上史无前例的十连阴,短短十个交易日沪指就累计下跌19.2%,令多少投资者绝望至极。

诸如此类,多少曾经信誓旦旦的预测、分析、断言,在“市场”这位老师面前几乎都不攻自破,失误多多,失算频频。原因便在:股市原无“师”,“师”即市场;股市本无“神”,“神”即规律。

三、设定止损位

几乎所有的炒股成功者,在投资前都要严格制制定损计划。只要已经到达自己事先制定好的亏损点,就应该马上止损,不能有半点侥幸的想法。

止损是股票交易中保护自己的重要手段,犹如汽车中的刹车装置,遇到突发情况要“刹车”,才能确保安全。止损的最终目的是保存实力,提高资金利用率和效率,避免小错铸成大错、甚至导致全军覆没。止损可以避免遭到更大的投资风险。

止损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个计划,更是一项操作。投资者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止损在股市投资中的重要意义,因为在高风险的股市中,首先是要生存下去,才谈得上进一步发展,止损的关键作用就在于能让投资者更好地生存下来。可以说,止损是股市投资中最关键的理念之一。止损计划是指在一项重要的投资决策实施之前,必须相应地制定如何止损的计划,止损计划中最重要的一步是根据各种因素(如重要的技术位或资金状况等)来决定具体的止损位。止损操作是止损计划的实施,倘若止损计划不能化为实实在在的止损操作,止损就只是纸上谈兵。

神奇的二浪涨停买入法

很多股票,我们看着天天涨,涨的两眼都发绿,就是不敢进,担心一进就跌啊;经过较长时间对涨停票的跟踪,发现一个很神奇的二浪涨停超短线买入法:

股票涨停启动,随后持续一段上涨,称之为上涨第一浪(买不到没关系);然后股价回调,受到支撑后再次上涨,称之为上涨第二浪,如果在上涨第二浪出现第一个涨停板,则在这个涨停板的第二天股价下跌到1-2%买进,称之为二浪涨停买入法。第二浪涨停板后的第二天股价均会下跌1-2%,但不会深跌,看看最近强势股的二浪涨停买点图:

强调:一浪与二浪涨停板之间出现的阴K线越少越好,如仅出现一根阴K线,为最强股,二浪涨停的第二天非买不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均线的核心秘密

1、短中期均线形成多头排列,均线的支撑效果才好。

短中期均线,是指5日、10日、30日、60日均线。

多头排列,指5日均线最上,其次是10日、30日均线,60日均线在下方。

均线多头排列,即是明显的上涨趋势,有趋势做背景,均线的支撑效果会很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均线的支撑,第一次最有效,后面的效果越来越弱。

一个波段起涨后,一般第一次回调到10日线的支撑效果是最好的。

第二次次之,后面基本就没有支撑效果了。

30日、60日均线依此类推。

预示着股价的上涨越来越吃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K线流畅的个股,才有分析的必要性。

K线流畅,说明多头比较强劲有力,对盘面的控制力度比较好。这种均线的支撑效果会很好。

那些K线杂乱无章的,就不用去纠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如遇系统性风险,均线支撑效果减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均线形态之“铁三角”

将日均线系统设置为5、10、30日均线这三条参数。在5MA、10MA、30MA线组合中,5MA由下向上先后金叉10MA、30MA,10MA再金叉30天MA,三条均线围成一个三角形状,即为铁三角形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上图,铁三角形态出现,三条均线开始呈多头排列,是做多的信号。

铁三角有三角形与强化三角形之分,区别在于:出现的时间先后不同。股价经一轮下跌后出现的第一个三角形就是铁三角形态。铁三角形态出现后股价经过一轮上升再回档整理,此时出现的三角形态便是强化三角形,也是双三角形态。

强化铁三角的位置稍高于铁三角形,也有少数会稍低于铁三角形。强化三角形是对铁三角形做多信号的确认,发出的买入信号比铁三角更为可靠。

案例:中储股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买入时机的选择

激进型的买入时机:在铁三角托刚形成,股价已在30MA上方运行时介入。如上图:中储股份,框中5MA、10MA、30MA刚形成铁三角,股价已运行在30MA上方,即可买进。

稳健型的买入时机:在回档强化三角形未形成,股价在30MA均线附近时买入。

铁三角的运用:

(1) 铁三角的出现具有不确定性,并不是所有股票在铁三角出现后都会有强化三角形态出现,有的股票铁三角出现后股价便一路上冲至见顶回落,这样,对于稳健型买入法的投资者来说便会踏空一波行情。可行性的做法是网格交易法:铁三角出现时先适量买入,若强化三角形出现时再加仓买入。

(2) 铁三角分别在熊市、牛市出现市场意义是不同的。熊市中的反弹也会形成铁三角,只能看作是中、短期底部出现。在牛市中出现的铁三角形才是长期底部的标志。当股价上涨一段时间并有了一定的升幅之后,开始向下回档。回档时5MA、10MA又下穿30MA均线,但30MA均线仍然保持一定的上升斜率,这时股价并没有远离30MA,而是在30MA均线下方附近稍做盘整后又返头向上,而后5MA与10MA、10MA与30MA再次金叉,又形成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称之为强化三角形。

首先我们来看看铁三角底部W形态构筑。如下图:

强化三角形是回档调整结束重拾升势的信号,即显示出再次买入的时机,投资者可以在“强化三角形初步形成时积极介入,铁三角、强化三角形联系起来观察,可以发现股价的大形态多数构成一个较大的W底部,因此,两个三角形往往比单独出现一个三角形时更为安全有效,其升幅和介入时机也较易把握。

卖出法则:

卖出法则1:低于买入价7-8%坚决止损

第一个和最重要的一个卖出规则对于许多投资者来讲是很困难的。毕竟对许多人来说,承认自己犯了错误是比较困难的。投资最重要的就在于当你犯错误时迅速认识到错误并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这是7%止损规则产生的原因。 通过研究发现40%的大牛股在爆发之后最终往往回到最初的爆发点。同样的研究也发现,在关键点位下跌7-8%的股票未来有较好表现的机会较小。投资者应注意不要只看见少数的大跌后股票大涨的例子。长期来看,持续的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投资将会获得较好收益。 因此,底线就是股价下跌至买入价的7-8%以下时,卖掉股票!不要担心在犯错误时承担小的损失,当你没犯错误的时候,你将获得更多的补偿。当然,使用止损规则时有一点要注意:买入点应该是关键点位,投资者买入该股时判断买入点为爆发点,虽然事后来看买入点并不一定是爆发点。

卖出法则2:高潮之后卖出股票

有许多方法判断一只牛股将见顶而回落到合理价位,一个最常用的判断方法就是当市场杀上所有投资者都试图拥有该股票的时候。一只股票在逐渐攀升100%甚至更多以后,突然加速上涨,股价在1-2周内上涨25-50%,从图形上看几乎是垂直上升。这种情况是不是很令人振奋?不过持股者在高兴之余应该意识到:该抛出股票了。这只股票已经进入了所谓的高潮区。一般股价很难继续上升了,因为没有人愿意以更高价买入了。突然,对该股的巨大需求变成了巨大的卖压。根据对过去10年中牛股的研究,股价在经过高潮回落之后很难在回到原糕点,如果能回来也需要3-5年的时间。

卖出法则3:连续缩量创出高点为卖出时机

股票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当一只股票股价开始大幅上涨的时候,其成交量往往大幅攀升。原因在于机构投资者争相买入该股以抢在竞争对手的前头。在一个较长时期的上涨后,股价上涨动力衰竭。股价也会会继续创出新高,但成交量开始下降。这个时候就得小心了,这个时候很少有机构投资者愿意再买入该股,供给开始超过需求,最终卖压越来越大。一系列缩量上涨往往预示着反转。

卖出法则4:获利20%以后了结

不是所有的股票会不断上涨的,许多成长型投资者往往在股价上涨20%以后卖出股票。如果你能够在获利20%抛出股票而在7%止损,那么你投资4次对1次就不会遭受亏损。对于这一规则欧内尔给出了一个例外,他指出,如果股价在爆发点之后的1-3周内就上涨了20%,不要卖出,至少持有8周。他认为,这么快速上升的股票有股价上升100-200%的动能,因此需要持有更长的时间以分享更多的收益。

卖出法则5:当一只股票突破最新的平台失败时卖出股票

大家都知道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大牛股的走势也有相似的循环。这些股票经历着快速上涨和构筑平台的交替变化。一般来讲,构筑平台的时间越长则股价上升的幅度越大。但这也存在着股价见顶的可能,股价有可能大幅下挫。通常,股价见顶时盈利和销售增长情况非常好,因为股价是反映未来的。无疑,股价将在公司增长迅速放缓之前见顶。当有较大的不利消息时,如果预计该消息将导致最新平台构建失败,投资者应迅速卖出股票。

遵从规律,切勿自负

不仅仅在市场上对于政策性、法律法规性的这种改变我们要敬畏。另外一个我们要敬畏的就是市场规律性的变化。

市场有规律吗?有人说市场有规律,有人说市场没规律。但是你只要去研究,在市场上任何一个角度去思考,花足够长的时间,你发现的确能够找得到它们内在有一定的运行规律。不管是从价值、上市公司、趋势;从各种各样的循环不变的变化过程里面找到它们的共性,这时候我们就说这里面是有规律的。

而这种规律它并不是精准的规律,它是按照一定的周期朦胧的规律,这种朦胧的规律它在市场不停地重复。就好像春夏秋冬这种规律它是不变的,春夏秋冬一定会来,并且生生不息地循环。但是为什么它不是精准?就好像在今年的冬天,我没办法知道今年最低的温度是多少度,甚至可能遇到的是一个百年不遇的暖冬,也就是说在冬天气温非常之高,非常的暖和。尽管没有冬天的特征,但是冬天还是在不停地在循环,也是会来,我们并不认为冬天就不再有了。

所以这就叫做朦胧的这种规律,它并不是精准的,在市场上也是这样。包括如果我们只是从价格上来看的话,市场其实不停地在牛市、熊市、盘整市不停地在循环过程之中。

当我们知道这些规律不会因为我们的需求、恐惧、贪婪、渴望而改变的时候,我们就必须得遵循市场的规律,而不是专注或者是固执于自己的看法。这时候这种敬畏心也就会产生了。

实际上在市场上面,个人投资者甚至机构,大型机构,都需要有敬畏心。因为当我们没有敬畏心的时候,我们就会跟市场、跟政策去对抗。这种对抗到最终,一些极端的市场行情或者是政策它足以让个人或者是中小投资机构,甚至大型机构照样付出的代价就是严重的损失,甚至是毁灭、破产、爆仓。

当我们没有足够的敬畏心,我们会以任何一个非常小的元素就引以为自豪,引以为狂妄自负,这时候所有风险就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可能会认为自己的资源多、钱多,也许会认为自己的心态好,也许会因为自己也许能够把控某一些消息,某一些资讯,某一些政策,或者是某一个方法,我们就引以为骄傲、狂妄、自负,这时候我们离毁灭也就不远了。

所以,在市场上面常有敬畏之心,只有敬畏,我们才会沉浮。

因为我们知道即使市场上它们也有一些极端的行情小概率对我们不利的事情,当我们愿意沉浮的时候,我们才愿意顺势,当我们愿意顺势的时候,我们才能够把握机会,回避风险活下来,并且又能够越活越好。所以在市场上敬畏之心不可缺。

作者公众号:姚筠玥(vg004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