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段子:这是个佛法感应的故事,牵扯到佛教净土宗念阿弥陀佛的修行方法;也讲到了转世轮回的实例。《夷坚志》不只一次讲到鸟类经过僧人的点拨最后转生成人类,通常这样的小孩身上还带着鸟类羽毛的痕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麻家鹦鹉来自祥宏讲夷坚

00:00

05:40

【原文】

荆南居客麻成忠,淳熙十五年四月,有外寺长老寿普来相见,良久,麻入书室取《圆觉经》,一鹦鹉在雕笼中,忽鸣曰:“告禅师,望赐慈悲救拔。”普曰:“尔有何事?”曰:“囚闭樊篱三年,无缘解脱。”普曰:“小畜,谁教尔能言!”鹦鹉顿悟,自后不复作声,类为物所梗者。

若是数月,麻嫌其不语,放使自如。径走赴普老坐旁,啾啁致谢,普戒之曰:“宜高飞深林,免再堕罗网之厄。”又求指教,普令诵阿弥陀佛,少顷即去。

经八年馀,庆元二年十一月,普游行至桃源县,为王家住庵,梦一小儿来谢,问为谁,曰:“昔是麻成忠鹦鹉,荷师方便,遂得为人,今在西巷萧二家作男子矣!”曰:“以何为验,我往视汝!”曰:“弟子左肋下尚有翅毫存。”明日,普访萧氏审订,尽符其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话语音文字版】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年)四月的一天,荆南(湖南地区)居客麻成忠正在家里,忽有外寺长老寿普登门拜访。两人闲谈良久,麻成忠进入书室取《圆觉经》,此时鸟笼中的一只鹦鹉忽然冲着寿普说了人话:“禅师啊,希望您发慈悲,救救我!”寿普问:“你有什么事儿啊?”鹦鹉说:“我已经被关在笼子里三年了,没有机会解脱!”寿普说:“你这个小畜生,谁让你会说人话呢?”经寿普这么一点拨,鹦鹉顿悟了,从此以后,这鹦鹉不再发声了。不仅如此,他还会装样子,好像喉咙里有什么东西卡住了,所以发不出声儿来。

这一下过了好几个月,麻成忠嫌鹦鹉不会说话了,于是把它放出鸟笼,让它随便走。寿普一直住在麻家,后来鹦鹉走到寿普坐的地方又跟他“啾啾啾”表示感谢,寿普跟它说:“你以后要高飞深林,可别再让人家给抓住了!不要再落进人家的罗网了!”鹦鹉后来又求寿普给它多讲讲。寿普就教它念诵“阿弥陀佛”。这鹦鹉听到这话,过一会儿就飞走了。

寿普后来也离开了麻家。八年多过去了。到了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十一月份,寿普云游到了桃源县(湖南常德地区)。他为王家住庙。有一天,寿普做梦了,他梦到一个小孩来感谢。寿普问:“你是谁呀?”小孩说:“我就是麻成忠家那只鹦鹉!感谢法师跟我说了这么多,我现在已经变成人身了,投生在西巷萧二家做了个男孩儿。”寿普问:“怎么能确定这件事呢?我过去验看一下!”小孩说:“我左肋下还有那些鸟翅的痕迹呢!”

第二天,寿普拜访了西巷的萧二家,发现他家出生不久的小孩儿左肋下真有鸟毛的痕迹,这就符合了梦中小孩的说法。

【祥宏点评】:这是个佛法感应的故事。寿普跟鹦鹉说念“阿弥陀佛”,一般认为念“阿弥陀佛”是佛教净土宗的一个修行方法,功夫到家就能去西方极乐世界,但这鹦鹉仅仅是转成了人身,也许他念阿弥陀佛念得还不够多;鹦鹉主人麻成忠看来也是信佛的,不仅家里有《圆觉经》,还交往僧人;荆南,一般指“荆湖南路”,就是现在的湖南省;当时不少富户人家都有家庙,故事里的王家就是这个情况。

(文图说明:《夷坚志》原文电子版文字主要来自“龙的传人”博客-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出版的《夷坚志》校订;全部图片来自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6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却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本文已经获得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