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们对''吃''这件事有多着迷?可以说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事小情,都能用''吃''来描述,比如:

工作 = 饭碗

解雇 = 炒鱿鱼

没钱 = 吃土

花积蓄 = 吃老本

混得好 = 吃得开

嫉妒 = 吃醋

拿好处 = 吃回扣

白跑一趟 = 吃闭门羹

...

可以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树上长的 ... 就没有我们不能吃的。甚至有网友说:''我这一辈子,最拿得起放不下的,就是筷子。''

''吃''的意义是如此重大,但国人消化疾病肿瘤的患病率却非常高,食管癌就是一个典型,全球一半食管癌都在中国。这不禁让人想问:''中国人到底吃错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球一半食管癌都在中国!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于 2018 年 9 月发布了 2018 年最新全球癌症统计数据《全球癌症报告》,提供了全球 185 个国家和地区 36 种癌症的发病率、死亡率等相关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显示,2018 年有 57.2 万人新诊断为食管癌,同时又有 50.9 万人死于食管癌。根据 WHO 数据,我国食管癌患病率和死亡率排在全球第五位;但因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食管癌新发患者和死亡患者的人数却占全球的 55% 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数量上看,全球食管癌患者有一半都在中国,而与我们相邻的日本、韩国等国家,食管癌发病率并不高。

中国人到底吃错了什么?

看到这里不禁让人思考:爱吃的中国人,到底吃错了什么?

1 我们吃得太烫

''快,这个得趁热吃,别凉了!''从小到大每天的饭桌上,家家都能听见这句话。好像''趁热吃、趁热喝''已经成为长辈、亲人之间''表达爱''的一种方式。吃火锅时,从锅里捞出来,吹吹,就能直接放嘴里了!刚出锅的面,冒着热气吸溜吸溜的,一分钟就下肚了。

早在 2016 年 6 月,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在《柳叶刀 · 肿瘤学》杂志上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饮用 65 ℃以上的热饮,会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且,在正式发表的致癌物评估报告中,非常热(高于 65 ℃)的饮品,被列为很有可能的(IIA 类)致癌物。其实不仅是热饮,深受中国人偏爱的火锅等炽烈热食也有同样的危害。

2 我们吃得太辣

''能吃辣吗?''我们平时吃饭总会有意无意中问一句。生活中不少人有喜欢吃辣的习惯,餐餐必辣。不吃辣就觉得饭没味道。辣条、辣椒、辣酱一个都不少,辣的过瘾。麻辣火锅、麻辣烫、辣子鸡、酸辣肥牛、麻辣烤翅 ... 越来越多人吃饭不能离开''辣'',无辣不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友谊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王婧 2011 年 10 月 20 日在健康时报癌症版上介绍:过于辛辣的食物容易损伤食管上皮,引起上皮细胞变性,上皮细胞核酸代谢受影响,从而出现黏膜炎症,长此以往,有可能促使食管发生癌变。

3 我们爱吃腌制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 吸烟、喝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 我们吃得太粗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看你是不是食管癌高危人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