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张飞吊打,陶渊明不愿见要辞官,“督邮”这个官为啥不受待见?

如果说周先生是一个“愤青”,那么陶先生也免不了被当做是“愤青”,但是二者的出发点和表现形式却不一样,一个用笔在呐喊,一个用辞官回家表达不满。一个笔锋犀利,一个无不时刻在告诉别人:我很好,我真的很好,你看,辞官回家还依然是那么潇洒安逸。但是陶的个中的辛苦和心酸只有自己清楚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陶渊明为什么要辞官,有人说是因为东晋官场黑暗,而陶先生他性格耿直,本身清明廉正,自己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同流合污,换句话说他的品格和思想早已经和当时的东晋王朝格格不入,虽然这听起来有点奇葩,大有一个人对抗整个东晋的意思,这未免有点不太真实,我想说的是,当一个人郁郁不得志的时候,看什么都会不舒服,和什么都会格格不入,而陶先生恐怕已经掉如这个怪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陶辞官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导火索就是上级派督邮来视察工作时,需要穿戴整齐地区迎接督邮,陶渊明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因为在他看来,督邮不过是“乡里小儿”,自己凭什么要向他点头哈腰,于是一气之下,辞官回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督邮这个官,大家都比较熟悉,因为他们曾主演了两件大事,一个是在《三国演义》中,要张飞行贿他,结果张把人家督邮绑起来打了一顿,还有就是在东晋时直接导致陶渊明辞官回家,一个被吊打,一个不愿意被迎接,督邮为啥这么不受待见呢?

督邮,即起督查作用的官吏,始置于西汉中期。东晋在西汉后面,督邮这个官职也保留了下来。“ 凡传达教令,督察属吏,案验刑狱,检核非法等,无所不管”,督邮这个官职管的范围还挺宽,但是为什么陶渊明和张飞都不害怕呢?原来督邮这个官职虽然管得很宽,但是官职却很小,管得宽而官职小,充其量就是郡里派来的“特派员”,不受待见就很正常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陶渊明为何要称督邮为“乡里小儿”?陶渊明是县令(尽管这个县令都是别人帮忙要来的),虽然县里各项事务都在督邮管辖范围内,但是县令和督邮却不是隶属关系,而且往前面数三代陶家可是名门望族,因为他的爷爷的爸爸即陶渊明的曾祖父曾是东晋的大司马,陶渊明虽然达不到他曾祖父的高度,但是读书人该有的傲气还是有的,于是一气之下,回家种田去了,从此过着“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