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潭镇隶属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位于宣城市西部,处于宣徽池核心地带,西濒青阳县,南眺黄山区,紧靠太平湖,青弋江源头。

唐代大诗人李白《赠汪伦》的一首“广告”使桃花潭闻名天下。

  •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文文化

"钟灵毓秀的皖南山乡,曾被国际人士誉为"中国乡村里的图画,中国图画里的乡村"。在这神奇的土地上,从此又出现了一个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的小镇--桃花潭镇。"这是安徽省著名诗人、作家,安徽日报社主任编辑周根苗写的一段话。

桃花潭文化底蕴十分丰富,留下了一大批丰富的文化遗产,保留了规模庞大密集的古建筑群,古街、祠、阁、塔,遍及整个景区。画龙雕凤的古民居现保存一百多幢,尤为被中国高级古建筑专家罗哲文题名为"中华第一祠"的翟氏宗祠,占地面积、建筑风格和特色,都超过了省内外一些大宗祠,仅历代皇帝将臣赐名的匾额就有100多块,这在国内也是罕见的。闻名皖南的三雕--石雕、砖雕、木雕多且完整。隋开皇历年间建造的"风会馆",不仅建筑十分考究,而且历史悠久,被中国会馆专家称为"中国会馆的鼻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桃花潭镇不仅有山、水的自然风光,而且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诗仙 李太白应泾县名士 汪伦之邀,畅游桃花潭,豪饮于“万家酒店” ,临别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一千古绝唱,从此,桃花潭名声鹊起,文人侠士游踵不绝。

为了繁衍和衬托深蕴的桃花潭的唐文化,后人陆续兴建了太白楼、义门、怀仙阁、踏歌岸阁、梦潭轩、中华第一祠(翟氏宗祠)、文昌阁、万村和水东老街、南阳镇门楼等古建筑群,形成别具一格的桃花潭景区。

对于钟灵毓秀的桃花潭你爱上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