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当中如果我们看到别人胜利了,总会说这个人有多么厉害,可以轻而易举地就在这么多人当中脱颖而出,不过我们却忽略了这样的细节,可能正是因为他身边的人没有能力,才衬托出了他的聪明和智慧。就像一个人只要永远不会犯错误,他就永远都不会失败,不过如果敌人犯错误的话那么就反而会让自己有胜利的机会。这句话可能说起来比较笼统,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道理就显而易见了,就像刘邦和项羽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项羽是赫赫有名的西楚霸王,他也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各方面的能力肯定要比刘邦强的不止一个档次,不过为什么他的结局是失败,刘邦却成功了呢?其实并不是说刘邦和项羽比有多强,而是项羽犯了很多致命的错误,也正是因为这些错误所以才让刘邦有可乘之机。最致命的三个错误分别是,轻易相信别人、看不起别人、对身边的有用人才不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项羽犯了第一个致命错误就是他不应该轻易相信别人,这个人就是英布,他也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大将,而且他从小就喜欢读兵书,确实是一个有用之才。后来阴差阳错地投奔了项羽成了一员猛将。不过他的确也没有让项羽失望,投奔项羽以后在很多战役当中取得了胜利所以被项羽封为了九江王。他一直认为英布对自己一直是忠心耿耿,今生今世肯定都不会背弃他。不过令他没想到的是,当他与刘邦两军对峙需要英布出马的时候他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并且还投靠了刘邦。他的叛变可以说给了项羽致命的一击,也让手下军心大乱实力大减由此造成他以后的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犯的第二个错误看不起别人,韩信这个人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也是刘邦手下一名非常厉害的干将,不过其实他最开始追随的并不是刘邦而是项羽。自从他跟了项羽以后多次向项羽去表明自己的各种计谋,可是这个时候项羽已经变得非常骄傲,他根本就瞧不起眼前的无名小卒。他根本就没有把韩信说的一些话放在心上,而满怀大志的韩信发现跟着项羽没有办法实现自己的抱负,于是他离开项羽去找一个可以帮助自己实现鸿鹄大志的君主。虽然项羽没有把他放在眼里,不过他手底下的范增可不一样,因为范增一眼就看出来韩信是个可用之才,如果不杀他以后肯定会成为大患,可惜项羽却对韩信根本不削一顾,甚至认为杀了他还会玷污自己的宝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让项羽没想到的是,正是这个他一点都瞧不上眼的韩信却成为了以后最大的对手,刘邦也因为在韩信的帮助下占据了很多地盘,将很多地方都占为己有,而且他还帮助刘邦平定三秦,可以说功劳是非常大的,韩信也是把刘邦推向失败的一个最主要的推手了。项羽之所以会在乌江自刎遭遇四面楚歌,所有这一切发生的根源都是因为“韩信”。这个就是他犯的第二个错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个错误就是看不起身边的有用之才。提起彭越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熟悉,不过虽然在历史上没有太多关于他的记载,但是他也是楚汉争霸关键性的人物之一。想当年项羽分封十八诸侯荣耀归乡的时候,项羽认为天下已经安定了,不过这是项羽最愚蠢的一个想法,因为他却忽视了彭越,田荣这些地方势力。他们这些人也不是下等闲之辈,而这个时候的刘邦也因为不甘心于是就联合他们一起反叛项羽,希望可以给项羽一个致命的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些人当中最重要的人物就是彭越,因为刘邦在后来彭城眼看就要被项羽打败,也是彭越联和刘邦在楚君的后面展开了偷袭。而这个时候项羽一看后院着火根本就无暇顾及刘邦,他被彭月弄的心力交瘁,于是把满腔的怒火都发泄到了刘邦老爹的身上,他就把刘邦老爹烹制成了肉汤。这时候也正是因为彭越的后方援助,所以才使楚军没有得到援军的救济,而粮草也出现了很大的空缺,这时候刘邦才有了进攻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项羽从各个方面来说要比刘邦强了不止一倍,不过正是他犯了这三个致命错误,所以才让他功亏一篑,最终落得惨败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