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君是战国时代的一位名人,被誉为“战国四公子之一”,最为出名的就是孟尝君门下的食客众多,很多有本事的人们曾听闻孟尝君的名气后,都曾纷纷去投奔他,孟尝君对待门下的食客也确实极好,不论是出身贫寒活着卑微的食客他都平等对待,故而才会拥有这么大的名气,传言孟尝君为了供养这些食客,曾变卖家中的财产,由此可见孟尝君的过人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孟尝君本命叫做田文,是齐国的宗室人物,在齐国本就有着一定的地位,幼时本不被自己的父亲看中,可凭着自己过人的才华与见解,逐渐的获得了父亲田婴的认可,田婴去世后,孟尝君田文继承了父亲的财产,即薛公,食邑在薛邑。

在薛地的田文广招天下名士,声称不论出身高低,只要是有本领过人之处的,统统平等对待,顿时有不计其数的人前去投奔,田文也未令人失望,统统的将这些人接入自己的门下。

传言由于田文门下的食客数量实在太多,到了后来为了不让他们失望,田文甚至变卖自己的家产来供养这些食客,那些门下的食客们听说后纷纷感动不已,对田文歌功颂德。

每当接待宾客,与宾客坐着谈话时,总是在屏风后安排侍史,让他记录田文与宾客的谈话内容,记载所问宾客亲戚的住处。宾客刚刚离开,田文就已派使者到宾客亲戚家里抚慰问候,献上礼物。

有一次田文接待宾客时,在宴席中,一位食客对宴席中的食物感到不满意,为此动了怒,那位宾客觉得这样的宴席实在是过于简陋,以为田文是在故意羞辱他,一气之下就要离开,田文百般相劝都不曾劝动,无可奈何之下田文让那位宾客看了一眼自己碗中的饭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位宾客拿起田文的碗看了一眼,大感意外,因为田文碗中的食物更加的简陋,仅仅能填饱肚子,原来是因为田文门下的食客太多了,预算不够,故而要处处节省开支,这位宾客觉得无地自容,如此一位贤人,自己竟然误会了他,左思右想都觉得自己错怪了田文,而后竟然挥刀自尽了。

也因为田文这种对所有食客一律平等的态度,让很多的人对他产生看亲近。

这么多的食客,养在自己的门下,着实是一大笔开销,不然田文也就不会变卖家产了,而他们虽说消耗着田文的财产,却也帮助田文做了许多的事情。

田文去到秦国以后,秦国本打算对田文委以重任,考虑到他时齐国的宗室人物,便决定处死他,秦王将囚禁了起来,听候发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田文当然不想就这样死去,便联系到了秦王十分宠爱的一位姬妾,那个宠妾提出条件,希望得到田文来秦国时带着的那件白色的狐皮裘,如此就可以为田文向秦王说情,可是那件价值千金的狐皮裘,在田文到秦国后献就当作礼品送给了秦王,田文就此没了办法。

田文为此事想破了头,也没想到更好的办法,这时,他手下的一位盗贼出身的宾客主动联系田文,表明了自己可以讲那间狐皮裘从秦王身边偷回来,田文无计可施,只能一试。

不曾想,那位食客真的讲狐皮裘偷了出来,田文大喜,将它交给了那位姬妾。

姬妾得到了狐皮裘后,替田文向秦王说情,秦王果然释放了田文,田文获释后,立即乘快车逃离,更换了出境证件,改了姓名逃出城关。夜半时分到了函谷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的秦王已经后悔放出了田文,可当在寻找他的时候,他已经逃走了,于是急忙命令手下去追捕。

田文一行到了函谷关后,遇上了困难,因为时间不对,所以关中有人把守,不允许出关,按照关法规定,只有在鸡叫后才能放来往客人出关,这一下子可急坏了田文,他明知道后有追兵,却迟迟出不了关,这时田文的另一位食客大声的学了一声鸡叫,他一学鸡叫,附近的鸡随着一齐叫了起来,便立即出示了证件逃出函谷关。

出关后,秦国追兵也到了函谷关,但已落在田文的后面,就只好回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位食客在田文众多的食客中算是出身不好的那一类,可是田文却丝毫没有怠慢二人,将他们两人视为平等,并没有偏见,这才会有后面二人舍身相救的故事。

此番事情有力地说明了,田文手下食客的重要性,田文供养他们那么长的时间,并不是毫无作用的,在关键时刻也能发挥至关重要的行动,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田文对待他们的态度,如此和善的一位公子,换做谁都会出手相救,更不要提有恩于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