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宾虹(1865年1月27日—1955年3月25日),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原籍安徽徽州歙县,生于浙江金华。中国近现代国画家,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

黄宾虹自少即喜绘画、篆刻,六岁能临摹家藏沈廷瑞(樟崖)山水册,十三岁应童子试,名列前茅。十六岁在金华丽正书院肄业。与倪苏泉、蒋莲僧为知交画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宾虹《云山高隐图》172.5×96cm1928年

黄宾虹精研传统与关注写生齐头并进,早年受“新安画派”影响,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特色,为“白宾虹”;八十岁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为特色,为“黑宾虹”。他的技法,得力於李流芳、程邃,所作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洗练凝重,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所谓“黑、密、厚、重”的画风,正是他显著的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局部

书法对黄宾虹来说,有着独特的实际意义,是其笔墨和画法的“源头活水”。黄宾虹对书法之于文人写意绘画的基础性强调和实践操作,几乎伴随其一生。黄宾虹积极主动地将书法原理运用于绘画,并取得如此高的现实效果。可以说,黄宾虹的绘画是建立在书法基础之上的楼阁,它的稳固和高度关乎书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局部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绘画史上,黄宾虹是一位承前启后的画家。他身体力行地实践着中国传统文化承传、演变和发展的动态过程,给后人留下了超凡脱俗、意象万千的山水画艺术,开创了蕴含深刻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的“浑厚华滋”的现代审美境界。他对于传统的深刻反思,独到的审美感受,对笔墨形式的再造以及中国画“内美”之审美境界的展开,均对后来的中国绘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局部

这幅作品为2016年G20杭州峰会主会场入选作品,西泠拍卖2017年秋拍成交。整体构图精妙,亭台楼榭,云气环绕,饶有古意,山石以勾皴为主,辅以水墨晕染,略施淡彩,又以浓墨点苔,细笔勾勒杂木丛林,笔法秀逸,不乏苍润,树木流水清醇隽秀,流露出秋天之意蕴。丘壑山石凝重润泽,层次分明,对比强烈。整幅用笔放纵自如,设色清雅,画面清丽脱俗,淡而不薄,渗透出山水画鲜活润泽的特点。

请关注“艺享甜开”,在没有扰到您的情况下,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