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酒为何屡禁不止?除了制假售假的不法分子层出不穷之外,有些互联网平台难辞其咎。

近日,当着公安部以及全国31省市自治区公安机关的200多名代表的面,剑南春酒业的代表就在“中国酒类假冒伪劣刑事打击交流论坛”上炮轰某些互联网平台,虽然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对明显存在问题的疑似假货做处罚,但实际上,一些平台为了自身发展,对假货采取默许甚至放任的态度。

9块9包邮的茅台

李广跃在杭州经营一家烟酒超市已经很多年,茅台、五粮液、洋河等高档白酒一应俱全,因为价格并不“亲民”,所以他做的生意中,“定价一千以上的白酒,零售部分几乎可以忽略,主要是跟附近的一些酒店有合作。”即便如此,他也感叹生意不好做,“因为网络的冲击很大,尤其是微商。”

他说,去年就有好几个人带着从网上买的白酒来他的店里鉴定真假,其中有一个还是他的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说买了一箱飞天,从网上捡漏,我问他多少钱买的,他说9块9一瓶,我当时就跟他说铁定假酒啊,他就带来验,外包装不仔细看没问题,但我们看得多的一眼就看出来了,手感就不对嘛,飞天的瓶子摸上去很润,跟玉一样。”

李广跃说,9块9别说买不到飞天茅台,“就连人家那盖子都不一定买得来。”

让他沮丧的是这位朋友当时的反应。李广跃好心劝他,这么便宜的东西,喝了不明不白,还不如小超市那些没牌子的酒,至少来路清晰,各种标识都有,“但他居然说,一般人又看不出来。”

李广跃直言,很多假酒贩子其实就是吃透了有些人的虚荣心,“别看才卖9块9,但走量大,制假成本很低,赚得估计比我们卖正规酒的多多了。”

一些平台对假酒采取放任态度

畸形的消费理念,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假酒泛滥。但是,在众多酒类企业的眼里,另一层面的担忧则更为严重。

那就是互联网平台售假。

剑南春酒业的代表就直言,随着技术发展,互联网平台都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对明显存在问题的疑似假货做处罚,但实际上,一些平台为了自身发展,对假货采取默许甚至放任的态度,“这加大了我们保护品牌知识产的难度”。

一方面,许多互联网平台不断地给用户留下技术进步的印象,另一方面则一直对平台上的假货视而不见,这也是被广为诟病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白酒为例,在网上检索可以发现,目前一些平台上依然存在着大量假冒山寨知名白酒的“商品”,9.9元每瓶的五粮液和茅台酒也并不鲜见,一些打着“品牌馆”或“旗舰店”旗号的“五粮液股份A级佳宾小酒”以及53度“贵州茅台镇原浆酒”随处可见,外包装与原品牌极为相似。

“打假很难,但这不应该成为纵容包庇制售假行为的借口”,南京警方也喊话,打假需要每一个参与进来的人真心实意的付出,而不是千方百计的喊口号做样子。

打假形势依然异常严峻

这些年,阿里巴巴已经由假货的受害者逐渐演变成互联网打假的先驱,并且通过各种方式分享自身的打假经验。

《2018阿里巴巴知识产权保护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阿里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公安机关建立了线下打假合作,累计推送超5万元起刑点的涉假线索1634条,协助抓捕涉案犯罪嫌疑人1953名,捣毁窝点数1542个,涉案金额约79亿元。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余志豪介绍,2018年,96%的疑似侵权商品链接一上线就被封杀,每1万笔订单中仅有1.11笔为疑似假货。

在线下酒类打假领域,2018年阿里巴巴先后主动协助贵州、四川、辽宁等全国20个省份的执法单位进行了线下案件打击,破案49起,抓获涉案人员945人,捣毁生产窝点217处,涉案金额16.24亿元。

事实上,从2013年开始,公安部经侦局就与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公司相继成立了合作小组,对涉假线索全天候排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6年以来的三年间,阿里打假技术协同公安机关破案1800余起。”公安部经侦局副调研员张菲菲说。

如今,随着阿里巴巴打击假货的力度不断加大,假货向其它电商平台转移流窜现象日益凸显,一些新兴社交平台成为制售假分子分享经验的重要场所,一些境外制售假分子还通过Instagram、Facebook等社交软件为假货引流。

“制售假已从基酒供应、包材生产、运输储存、产品销售等环节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形势异常严峻。”茅台集团党委委员、总法律顾问刘汉林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