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大像

冀城晨光

四月八日,为佛祖释迦牟尼诞生日。传说佛出生后,花园里忽然出现两方池水,天空中飞腾着九条龙吐出水柱,为其沐浴净身。故佛教称为佛诞节,亦称““浴佛节”。此即“佛生时龙喷香雨浴佛身”的传说,见于《佛陀本生传》。佛寺届时举行诵经法会,以各种名香灌洗佛像,并供养各种花卉。千百年来,甘谷大像山就延续着这一文化习俗,如今浴佛节已经由佛教仪式变为甘谷文化盛会,以致于人们将大像山称为四月八山。

对于甘谷人而言,大像山承载的是千年的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像山山门)

(一)大像山

大像山位于甘肃省甘谷县城西南2.5公里处,属秦岭余脉朱圉岭的一部分。海拔1516米,山体高度215.6米,总长约1.5公里。东接天水麦积山石窟110公里。西距武山拉梢寺40公里。大像山呈东西走向,山势挺拔,巍峨多姿。正面观之,犹如两面迎风招展的旌旗,故称“文旗山”,与其并列的东山则称“武旗山”,统称旗鼓山。文旗山因山巅修凿大佛像的缘故,又称大像山。《伏羌县志》记:

旗鼓山,邑西南二里,状若旗鼓。

大像山,邑西南三里。

《寰宇记》卷150秦州条:

大像在废县东一里。石崖上有大像一躯,长八尺,自山顶至山下一千二百三十丈,有阁道可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左武旗山,右文旗山)

旗鼓山东西两侧,有水从山南流出,在前方交汇,北流入渭。当地人称这两条水为沙沟,大像山(文旗山)西为上沙沟,或大沙沟;武旗山东为下沙沟,或小沙沟。由于两条沙沟靠近甘谷县城,为防水患,很早就筑有沙堤。清《伏羌县志》载:

上下沙沟,邑南二里,俱发源南山下。逢天雨暴涨,水势洶激,为邑患,筑堤御之。

沙沟故堤,邑西南一里。永乐初(1403-1424年),知县李贵昌□筑。成化中(1465-1487年),知县周书复修后增筑,有功名各记。

上下沙沟汇流形成了一个三角洲,自古就有民众生息于此。此处即为古冀水之所在,《水经注》云:“渭水又东合冀水,水出冀谷。”冀谷就在大像山旁,可见,此地历史悠久,为冀城文化中心。先秦时就有冀戎在此活动,秦汉以来,冀县治、伏羌县治均距冀水不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代以来大像山下设五里铺。清志记载:

五里铺,在县城正西,十里铺正东。一十二户,六十四人。铺西有墩台一座。南有大像山。山上有大像古佛一尊,伏羲、玉皇、关帝、菩萨等庙各一宇。山下有戏楼一座,井一口。

五里铺,是大像山下的一个村。清代这里人口稀少,仅12户,64人。如今这里已经发展成为集居民区、商贸区、生态公园于一体的景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像山”的名称,并非只有甘谷独有,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南也有一座“大像山”。《方舆胜览》记载,“(南岩)在阆中县东南五里。有曰大像山,乃南唐高士安隐居之所。”。“大像山”在甘谷已成专称,文旗山就是大像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大像山石窟

大像山石窟旧有石窟现存22个。有一小径从西麓依阶而上,通往山顶,沿途层楼叠榭、鳞次栉比、飞阁流丹,集一县建筑之美者。山上有岩洞石龛,有佛像数十尊。其中有一尊大佛依山开凿,高十余丈,雄伟壮观。大佛与众岩洞石龛构成了大像山石窟。除大像窟外,其余洞窟形制多为方形平顶禅窟,坐南朝北,分布于大像窟的东西两侧。窟内正壁设坛基,凿出大龛。龛内造像。窟内原有造像及壁画多遭破坏。

大像山石窟的开凿年代,史书记载不详。明清方志和碑碣认为始凿于宋代。通过与天水麦积山石窟、武山水帘洞石窟对比,参照当地近年出土的北朝造像等情况,多数学者认为大像山石窟很可能始凿于北朝,唐代达到了鼎盛期,明清释儒道三家合流,出现营造高峰,现代仍有开凿。

近年,在半山腰又开凿出千佛洞,由三个殿堂窟与长甬道连接而成。进至洞内,甬道深幽曲折,佛像千姿百态,讲法堂、地藏殿、罗汉洞依次穿插贯通,天上地下,犹如置身佛国。这样,大像山石窟总数达23个。大像山石窟的营造时限,为北朝至今,是石窟开凿史上的活化石。

在修缮大像山石窟的过程中,曾出土几尊北朝石刻造像。1980在3号窟无量殿南侧,发现两尊石造像,肉髻高圆,面相丰润,双耳垂肩,结跏趺坐,双手施禅定印。身后有舟形背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可以看出,最迟至北魏时期,大像山佛教盛行,开始了开窟造像活动。唐、宋期间,这里的佛事活动更盛,成为丝绸之路上佛教艺术传播的重要场所。大像山石窟与西去40公里的武山水帘洞石窟和东去100公里的天水麦积山石窟一样,构成了陇右石窟文化群。

(三)悬崖大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志中的邑八景之“悬崖大像”)

1.大佛概况

大像窟,亦称大佛殿,石窟编号第6号窟。位于窟群中部的山崖之巅,外为圆拱形佛龛,上部为尖拱形,仿摩尼宝珠,下部为矩形,龛两次饰有仰莲。龛高34米、宽14米、底深4.5米。窟内有大佛一尊,石胎泥塑,高23.3米、肩宽9.5米。大佛身躯浑厚雄伟,神态静穆安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甘谷大佛)

2.大佛特征

大佛头顶为波浪形大螺旋式高肉髻,面部圆润,目广而眉细,眉间有白毫。鼻高而直,唇润颐丰,唇有短须,双耳垂肩。肩宽较平,身躯厚重,肌肉丰满。面露微笑,神情温和韶秀。

白毫 在两眉之间。《相师占看品》中说:“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具足柔软,清净光鲜。”大像山大佛有端正的琉璃珠白毫像。

眼睛 大佛眼睛明澈而略显凸起,是用一个黑釉大缸一劈两半,镶嵌在大佛的眼眶里的。目光如炬,含着善良、慈悲和智慧的光芒。俯视冀川。

颈部短直,前颈上有三道弧形线纹。

佛衣 佛内着僧抵支,腰系一带于胸前打结,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

手印 大佛左手抚膝,右手上举,施拔济众生印。《大藏秘要》说:“大拇指和无名指相捻,(误作大小二指)余三指竖如旛相,乳傍手头向外覆之,谓拔济众生印”。拔济众生印又称为三宝严印,表示皈依佛教之义。

坐姿 大像山大佛的坐姿是善跏趺坐。善跏跌坐又被称为倚坐,是两足下垂的形象。据《造像量度经》,“坐高座而两足下伸者,谓之善跏跌。”

须弥座 大佛端坐于须弥座上,周围由十二朵莲花组合构成。莲花座又称须弥座。

赤足踏仰莲台。

由以上来看,大佛的形象是根据佛经所创造出的,符合《八十种好》。

3.开凿年代

关于大像山大佛窟的开凿年代的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大像山石窟始建于北魏,后经西魏、北周和隋各代,至唐彩绘续建完成,以及五代、宋、元、明、清等时期的重修,历经了1600多年的营建和修缮。另一种认为甘谷大像山大佛像始凿于宋嘉祐年间(1059)。近来又有一种说法,认为大佛开凿于北周。

北魏始凿说 对于大像窟,甘谷籍学者范三畏教授、甘谷文旅局牛勃局长、王来全研究员、李亚太研究员以及武克雄等学者,从不同角度介绍了甘谷大像山石窟的历史、地理、宗教、雕塑艺术和保存现状等作了大量研究。他们主要倾向于北魏始凿说。即始凿于北魏,彩塑于盛唐。

北周始凿说,赵燕林,通过研究认为大佛始凿于北周。

以上两种观点,可以概括为北朝始凿说。但都认为大佛兴盛期在唐代。这一点是正确的。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董玉祥研究员考察后,认为该佛像为盛唐大佛。对此,笔者深表赞同,大佛的年代应定为盛唐时期。

4.大佛营造

大佛塑像的制作与开凿洞窟是同时进行的,先是在红砂岩崖上凿成佛像大体形状,然后在躯体上凿孔插桩,再在表层敷泥塑成,最后以泥金丹青油彩彩绘。为石胎泥塑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甘谷大像山石窟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内地石窟开凿较早的佛教石窟寺之一,其中兴盛时期于中国盛唐阶段(公元 6 世纪中叶至 7 世纪末)。对此,民国聂从鋐撰《甘谷大像山永明寺设戒碑记》中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碑记云:

陇右密弥迩关中,襟带五凉。当姚秦、北周之际,佛教盛行于禹域,而大法西来,吾陇贯必由之径。法雨沾被,泽化独溥,穹窿窟像设之胜,若麦积崖、大像山,直遥敦煌莫高而无逊色。

聂氏认为大像山石窟可以与敦煌莫高窟媲美。从今天我们见到的艺术成就来看,大像山石窟并不能达到莫高窟艺术成就,但其在丝绸之路佛教艺术传播中的地位不容忽视。而将大像山石窟与莫高窟比较,无疑是有远见的。

(四)大像山与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现存两尊大佛,分别是南大像(130窟)、北大像(96窟),南北大像都是石胎泥塑的大佛。其建造过程与甘谷大佛基本相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高窟130窟)

莫高窟第96窟建于初唐。洞窟内主尊大佛亦山崖而塑,高35.5米,是敦煌石窟中最大的塑像,自唐代起称为“北大像”。洞窟外的红色木构窟檐高达45米,建于1927—1935年,依靠山崖而建,气势恢宏。它是一座雄伟壮观的九层楼阁,俗称九层楼,是莫高窟最大的建筑物,也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高窟96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甘谷大佛自唐凿成兴盛以来,经过了多次维修,主要是宋代、清代、建国后三次。

宋嘉祐三年(1508年)的大规模维修,并重修了楼阁,彩画了全身。

清乾隆四十六至五十年(1781—1786年)间,由县令杨芳灿主持重建成大佛窟楼阁。

清同治二年(1863年)四月,回民反清起义,焚大佛楼。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由伏羌令强任“募资兴修(大像山)一复承平之旧”,将大佛楼建成木架三层楼阁。

1982年对大佛维修。修葺了佛龛、补塑了大佛手脚,新修了栈道。

对比就会发现,甘谷大佛佛阁与莫高窟大佛佛阁不同,的确如此,莫高窟佛阁比较符合原貌,是唐代佛阁风格。而甘谷佛阁采用的是北魏风格,似乎与大佛风格不搭配,但因其为混凝土结构,坚固耐用,故能较好地保护大佛,从审美角度看,也别具风味。

大佛历经千年,终于保留到了今天,屹立于大像山山巅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甘谷人内心深处依然深藏着家乡的一座山。这座山,在人大像山凝聚着甘谷人的智慧和劳动,从建筑、造像、壁画,到楹联、碑碣、雕刻,甚至一砖一瓦一台阶,都是凝结着甘谷人的创造。所以,今天的大像山已经不止是一种佛教名胜,更是体现甘谷历史和民俗的文化载体。

大像山代表的民俗文化走过了千百年,还将存在于甘谷人的心中,并传承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