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三部曲,主人公的心态性格是完全不同的的,然而在客观作为上,三人都秉承着一个主题“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郭靖是三人中最正直无私的一位,而他的家国情怀也是另外两位主角无法比拟的,无论是主观思想还是客观行动,郭靖始终都把家国情怀放在首位。除了天生秉性以外,可能也跟郭靖从小生长环境有关。郭靖从小在蒙古长大,机缘巧合很小时候就认识了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女。那时候成吉思汗已经颇有实力了,但是不同部族之间的争斗依旧很激烈。这种争斗可不是江湖上几个人几十个人的打斗,而是几个部族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特别是郭靖成年以后,他曾经帮助成吉思汗南征北战,而成吉思汗十分凶残,动不动就屠城,所以元兵残暴的印象深入他的骨髓。而郭靖的大部分抗元作为,包括最重要的镇守襄阳,都是在《神雕侠侣》时期完成的。可以说,神雕的主角是杨过,但是神雕的主旋律却是郭靖奠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杨过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杨过从小没有父亲,母亲死的早,很小就流落街头,靠着偷鸡摸狗过活。他小时候可没有什么大汗朋友,他每天考虑的应该是能不能填饱肚子。这样的经历,也就导致杨过比较自我。后面杨过与郭靖相遇,虽然过了短暂的安稳生活,但也没有多少快乐,因为杨过性格敏感又孤傲,跟郭靖的女儿郭芙还有俩徒弟大小武总是合不来,后来更是因为学了一点西毒的武功不容于郭靖师父柯镇恶,被送到全真教学习。结果在全真教仍然不容于师父赵志敬,杨过在全真教也遭遇了不少虐待。可以说到这里,杨过最主要的就是生活目标就是活下去,什么家国概念,不存在的,在他的人生字典里,尽是生存的苦难。直到遇到小龙女,杨过才过了几年开心的日子,才感受到了被人关爱的幸福。当然了,这也导致了他对这份幸福这份感情格外珍惜,在他眼里,这是凌驾一切之上的。直到成年以后,他跟郭靖再次有了接触,跟着他在襄阳抵御敌人,见忽必烈,这才逐步有了家国概念。但是这时候远远不够,当后来因为绝情丹的原因必须要杀掉郭靖时,他明知道郭靖一死襄阳必定失守,百姓必遭屠戮,但是仍然要去杀郭靖。当然了,作为正面角色,最后他没有杀成。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受郭靖的感染逐渐增强,家国情怀逐渐增强。

然而,杨过终究没有成为下一个郭靖。尽管杨过在小龙女失踪以后勤练武功六年,然后就开启了一段行侠仗义惩奸除恶的江湖之旅,甚至最后他再次回到襄阳,飞石击杀蒙古大汗蒙哥。但是杨过始终是以一个江湖人的身份去做这些事情的,没有系统的策划,随机性比较大。而且他也没有郭靖那种誓与襄阳共存亡的决绝,最后,杨过携小龙女走向了隐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无忌的情形又有所不同。张无忌面临的形式要比郭靖杨过好太多,郭杨时代,正是敌强我弱,而且相差十分悬殊的时代,一个人再厉害也无法扭转乾坤,所以郭靖选择以身殉国,杨过选择隐居。而张无忌那时候敌已经很乱了,可谓是敌弱我强痛打落水狗的时代。张无忌机缘巧合恰好坐上了江湖抗元第一势力明教教主的位子,除了超高的武功,张无忌更像是明教的吉祥物和偶像,基本他不需要什么家国思想,因为那个时候抗元可以说是绝大多数人的共识,他只要坐在明教教主位子上,他就是天生的抗元领袖。

从表面成就来看,张无忌抗元的功绩是郭杨两人无法比拟的,因为他领导的明教早已经不是被动防御,而是主动进攻,而且他手下最终是推翻了元蒙,建立了新王朝。如果不是为了尊重历史,他就是新王朝的皇帝。不过就家国情怀来说,他应该是三人中最弱的,前面就说了,当时形势是敌弱我强,反元是大部分人共识,而张无忌又被推到那个位置上,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事,不用他操心,手下自然把这些事就办了。但是实际上,张无忌其实压根无心在这上面,他关心的第一个就是义父谢逊的安危,第二个是武当师叔伯和张三丰的安危,第三个就是与之纠缠的几个女人们。所以最后他不要江山要美人,似乎也就变得理所当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射雕和神雕里,郭靖杨过跟元蒙对抗,是一个必败之局,但是大丈夫知其不可而为之,他们的抗争就显得十分可贵。而在倚天里,跟元蒙对抗,有没有张无忌无关紧要,都是一个必胜之局,自然也就没有必要让张无忌背负太多的家国负担,让他在亲情爱情方面有更多的发挥,也就无伤大雅了。